2025年7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达到184.4万辆,同比增长1.6%,2024年从7月开始的终端数据暴涨,很难短期在2025年复现。
2025年自主品牌在比亚迪、吉利等龙头带动下保持市场主导地位,新势力品牌中小鹏与零跑增速显著。合资品牌整体承压,尤其豪华品牌降幅较大,部分日系车企表现相对坚挺。
2025年市场份额正加速向自主与新势力集中,而外资合资品牌的竞争压力正在加剧。
Part 1、7月汽车市场运行现状与结构变化
2025年7月的184.4万辆总销量延续了近年来的波动规律,7-8月确实是淡季,随着购置税退坡和报废补贴的预期,年末预计迎来销售高峰。从累计数据看,2025年前七个月总销量1256.4万辆,同比增长7.1%。
自主品牌依旧是市场的绝对主力:
◎?比亚迪7月单月同比下降12.7%,但仍以26.3万辆稳居榜首,累计销量182.5万辆,同比增长13.1%。
◎?吉利是今年增长最快的传统自主品牌之一,累计销量127.5万辆,同比增长50.1%,在混动与纯电产品线的同步发力以及出口市场的扩张。
◎?奇瑞、长安等品牌维持平稳增势,长城则出现微幅下滑,累计同比下降0.3%,在竞争加剧的SUV细分市场中份额被部分新玩家分流。
新势力阵营的表现两极分化:
◎?小鹏累计销量21.12万辆,同比大增254.95%,零跑亦取得111.69%的同比增幅;
◎?理想与赛力斯则出现回调,理想累计销量下降2.03%,赛力斯需要等到M7重新登场以后,才能突破上限。
◎?小米作为新入局者,首次超过了3万。
合资品牌整体依旧承压,尤其在燃油车占比高、产品迭代慢的情况下,豪华品牌的下滑尤为显著。
◎?奔驰、宝马累计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8.1%与18.9%。
◎?大众系依旧是合资阵营的中坚,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分别在7月取得10.8万辆与8.3万辆的成绩,但增幅有限。
◎?一汽丰田则表现相对亮眼,累计同比增长11.3%,得益于混动车型的放量。
◎?日系阵营中,东风日产在7月单月实现17.2%的同比增长,但累计仍下降21.4%。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的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在中国没有外资品牌能持续增长。
Part 2、7月的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
市场份额的变化直观揭示了竞争格局,2025年7月:
◎?自主品牌整体份额达到57.38%,比亚迪与吉利分别占据14.22%与10.72%的市场份额,稳居前列。
◎?新势力品牌合计份额超过9%,其中赛力斯2.25%、理想1.68%、蔚来1.17%,小鹏与零跑则正快速向更高份额发起冲击。
◎?外资品牌合计份额仅剩33.29%,其中一汽大众以5.86%居首,出外资整体市场影响力的缩减。
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虽仍有空间,但价格战和补贴退坡可能带来盈利压力,这对规模较小或技术储备不足的企业构成挑战。
出口市场的拓展将成为自主品牌释放产能、分散竞争压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新兴市场,我们明天将围绕出口这块进行展开。
小结
整体来看,2025年7月的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自主品牌主导、新势力快速崛起、合资品牌承压的趋势。这种格局背后,是技术路线、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的深层次分化。未来两年,将是品牌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关键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