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里没有旁观者,每位成员都是一线“产品经理”。
出品 | 张通社
首图 | 企业官网
在当下追逐AI、大模型等热门赛道的浪潮中,有人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俯下身子,去解决一个关乎全球4.3亿失能老人尊严的“百年难题”:洗澡。
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曾将对讲机业务做到京东同品类销量第一;创办的媒体科技公司,融资过亿,一度离上市仅一步之遥。然而,疫情的冲击让他毅然转向,投身于一个确定性极强、却常被资本忽视的养老赛道。
2023年,“连续创业者”王剑锋,受邀加入上海致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敬科技”),历时2年研发,带领团队打造出“全球最小”的微型沐浴机。
这款设备最核心的价值在于,让卧床的失能老人无需被搬动,就能舒舒服服享受一次真正的热水淋浴。
身为产品经理,王剑锋带头上门为老人提供沐浴服务。“失能老人沐浴问题,是过去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未解决的难题。”他回忆道,“我曾为一位长达11年未沐浴的老人提供服务,洗完后他直接感动得哭了。这也更坚定了我要解决这一痛点的决心。”
跨界创业老兵 切入银发经济的孤勇者
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王剑锋踏入了南京著名的电子一条街——“珠江路”。在这里,他卖过软件、修过电脑,在日复一日地摸爬滚打中,逐渐成长为“软硬件专家”。
凭借着过硬的技术,他相继进入惠普、摩托罗拉等外企,在实践中沉淀了深厚的产品经验。尤其是在摩托罗拉负责对讲机的5年里,他对产品创新始终怀有强烈的追求。而大公司的严谨体系却难以满足他快速迭代的想法。
为了将自己的想法落地,他选择离开安逸的外企环境,投身创业。
“中国第一台能拍照、录音、录像的对讲机,第一台棍式对讲机,第一台磁吸式对讲机,都是我带队做出来的。”王剑锋回忆时眼里闪烁着光芒,“后来我们切入对讲机电商业务,连续4年拿下京东同品类销量第一。”
但王剑锋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他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在为对讲机业务投放广告时,他敏锐发现:线下广告行业体量虽大,却藏着“水太深、效率低、数字化不足”的痛点。于是他再次跨界创业,扎进“移动数字媒体”这一领域。
公司一度风光无两,吸引了众多知名机构投资,累计融资超1亿,估值高达4亿,上市近在眼前。
可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家依赖线下场景的媒体科技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疫情对公司冲击太大了,收入直接腰斩。”王剑锋看似平静地述说着那段艰难时期。
这次冲击让他深刻反思:必须找到一个“确定性足够强的赛道,能扛住疫情、各类经济波动,甚至战争的冲击。”
经过深思熟虑,王剑锋将目光最终落在了养老行业。“养老行业的确定性是非常强的,每年有2000万到3000万新老人加入,光上海的老龄化比例就已超过40%。这样的趋势下,养老市场必然是刚需中的刚需。”
加入致敬科技后,王剑锋和团队开始深入调研,想找到痛点最痛、未被满足的需求。
初期团队曾计划以医院患者的床上洗头需求为切入点,开发共享洗头机,可现实很快泼来冷水——医院的准入门槛极高,项目难以实现规模化落地。
过程中,他们意外发现,比起洗头,患者对洗澡的需求更迫切,难度也更大。
于是,一场关于“洗澡机”研发的技术长征,就此启程。
受王传福启发 打造床上“微缩淋浴房”
“我们专门研究过《人类洗澡史》,还把全球各类洗澡设备与技术逐一拆解、亲身体验。” 王剑锋介绍道。
在他看来,当前市面老年洗澡产品“硬伤”明显:日本大型洗澡设备因体积庞大、安装复杂,难以适配普通家庭;喷吸式洗澡机原理类似沙发清洗机,会带走体表热量,对老人松弛的皮肤不够友好;纳米蒸汽型洗澡机看似高科技,“一瓶矿泉水洗一次澡”却更像概念,无法实现真正的水洗清洁;拼接浴缸需要三个人协作,操作复杂,老人裸露时间久,洗澡成本也高昂。
正是洞察到这些痛点,王剑锋萌生了研发一款“小体积、便携化、智能化”老年洗澡机的想法。
但这款洗澡机该如何设计,具体方案却一直困扰着他,做了几十款试验机,测试了接近两百次却始终未能找到突破口。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将原本庞大的“无尘车间”微缩为“生产线上的无尘仓”,这一改动大幅降低了电池生产成本。
受此启发,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既然不能把老人搬进淋浴房,那能不能把淋浴房微缩到床上?”
这个想法的落地载体,被团队浓缩成“一个背包”:内含一款微型沐浴机与一款“充气淋浴胶囊”。
为攻克微型沐浴机的研发难关,团队反复试错、历经200多次试验,跑遍100多家供应商,最终打造出全球最小机型——高度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重量仅4.5公斤,可轻松装入背包,能在床上为老人实现自动化洗浴;配套的充气淋浴胶囊,折叠后仅床单大小,搭配充气泵,30秒即可膨胀为独立淋浴仓。
“产品研发完成后,我们参与了‘为1000名老人提供洗浴服务’的公益项目。在服务过程中,通过与老人近距离互动,深度收集使用反馈和需求建议,据此对产品进行了多轮迭代优化。”
经过数次迭代,微型沐浴机功能不断完善:
胶囊内部结构确保老人洗浴时头胸始终处于高位,有效避免血液倒流风险;针对2%-3%老人可能出现的洗浴中大小便失禁情况,配备智能检测系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同时胶囊设有紧急排污口,可快速处理并更换新胶囊;此外,胶囊上开设两个小窗口,方便护理人员伸手搓澡,进一步提升便利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微型沐浴机集成了加热、保温、水循环、过滤及物联网控制等所有核心功能,每次服务的地点、时长、水温、水质等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既便于管理,也为未来商业模式埋下伏笔。
“截至目前,我们在该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已超1000万元。”王剑锋补充道,“微型沐浴机在上市后第四个月即实现盈利,当前累计销量已超100台,且被多家行业头部机构采用。”
商业破局 当“高科技”遇上“慢生意”
在AI大模型赛道被资本热烈追逐的当下,聚焦养老场景的微型沐浴机项目却陷入融资困境。“手握资金的机构大多扎堆AI领域,一听是研发给老人洗澡的设备,基本不愿深入了解。”王剑锋直言,失能老人群体及其配套科技产品,长期处于资本市场的关注盲区。
尽管资本关注度不足,但失能老人的核心需求却客观且迫切。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400万。仅针对该群体的沐浴服务及相关产品市场,预计五年内国内市场规模可达2000亿元,海外市场规模更有望达8000亿元。
这样的“需求缺口”,在真实案例中更显刺痛。
“我曾为一位11年未洗过澡的老人提供服务,他洗完后热泪盈眶,过程中洗下的污垢甚至堵住了机器滤芯。”王剑锋回忆道,“还有一位白血病晚期的教师,生性爱干净,生命最后阶段不顾医生反对、签下免责协议也要洗澡,我们帮他完成了人生最后一次体面沐浴,两周后她安详离世。”
“我觉得我们的洗澡方式会被载入史册,”王剑锋语气坚定,“它把原本需要特定场所、特定设施的洗澡,变成灵活可在床上完成的事,这是人类洗澡技术的革命。”
王剑锋团队并未止步于现有成果。眼下,公司正联合材料学专家研发新材料胶囊——力求更轻便、低成本,且达到食品级安全标准;未来还计划为设备新增水质分析功能,通过体液分析为老人提供简易体检报告,同时支持接入中药包实现药浴。
不仅如此,致敬科技的每位成员都是一线“产品经理”。“既要亲身体验设备,也要上门为老年客户提供助浴服务。”王剑锋强调,团队里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产品的深度体验者,更是优化者。
产品与团队的双重打磨之外,王剑锋在商业运营上也规划了独特的破局路径。他计划将设备租赁给护理人员将目前市场价400元的上门助浴服务降至200元以内。此举可将高价的硬件销售转化为低门槛、高频次的服务租赁,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有望撬动全球8000亿居家助浴市场。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致敬科技凭借其创新产品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为失能老人沐浴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未来,它能否在这片千亿级市场中脱颖而出,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