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社 zhangtongshe.com
其智驾技术已全面服务于全球千万用户真实出行场景。
近日,魔视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魔视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国信证券(香港)。
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首批实现以自研AI模型开发的乘用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量产的公司之一。公司凭借全栈自研的算法与Motovis智驾大模型,构建出高可靠性、高适配性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行车、泊车、行泊一体、舱泊一体等全场景。
公开资料显示,魔视智能已与多家主流车企达成合作,乘用车领域包括奇瑞、广汽、北汽、上汽等,商用车领域的合作车企包括陕重汽、宇通客车、开沃汽车等。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交付超330万套解决方案、用于92款车型,展现出广泛的市场覆盖与大规模量产能力。
根据申请书,魔视智能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强研发能力、专注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持续迭代升级,同时进一步扩大产能、推动技术升级与提升交付能力等。
交大博士创业,10年8轮融资
魔视智能的创业历程与创始人虞正华的学术与产业背景密不可分。
虞正华出生于1972年,199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远赴澳大利亚深造,曾担任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NICTA)高级研究员、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生导师等职,长期深耕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领域,为日后创业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魔视智能是虞正华的第二次创业。此前,他曾创立一家专注于智能交通与安防的公司,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AI+汽车”领域的潜在机遇。
2012年,“深度学习”技术兴起,虞正华与团队尝试利用AI识别车牌与车辆特征,发现该技术在处理复杂系统信息方面表现优异,由此预判“汽车自动驾驶的春天可能要来了”。
2015年,虞正华与五位来自不同产业背景的伙伴共同租下一间10平方米的车库,正式创立魔视智能,专注于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公司成立次年,便推出第一代基于深度学习的嵌入式车规级ADAS产品,并在多项国际自动驾驶算法评测中位列第一。
2018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一年。其ADAS前视产品在比亚迪率先实现前装量产,同年,魔视智能的车规级ADAS被上海市经信委列入《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创新产品目录》。
不仅如此,魔视智能还成功开发出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与嵌入式深度学习算法,显著提升了系统的识别精度,推动了全栈式自动驾驶产品与服务的实用化与商业化进程。
自2017年起,魔视智能开启了系统化的融资进程。近十年来,公司以平均每年一轮的节奏稳步推进,至今已完成共八轮融资。
具体来看,2017年10月与2018年11月分别完成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和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20年至2021年间,又先后完成1亿元A++轮、1.5亿元B轮及未披露具体规模的B+轮融资。
2022年6月,公司再获由大陆集团等机构参与的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至2024年9月完成Pre-D轮融资后,魔视智能于2025年6月又获得浙江美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投资方注资,完成1.09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资本动力。
3年亏超6亿元,持续高投入研发
魔视智能是一家专注于AI模型驱动的智能驾驶技术公司,业务范围已从国内拓展至美洲、欧洲、东南亚、中东及大洋洲等多个海外市场。
公司依托全栈自研的AI算法引擎,构建了从基础训练框架到应用层模型的强大深度学习能力,能为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具备L0级至L4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有效推动其智能化转型与智能驾驶的普及。
目前,公司产品组合主要包括行车解决方案(Magic Drive)、自动泊车解决方案(Magic Parking)和主动安全解决方案(Magic Safety)等。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魔视智能是中国少数具备自研AI算法设计能力的第三方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按2024年L0至L2+级(包括L2+)解决方案的收入计算,公司在同类第三方提供商中位列第三。
在整体行业中,魔视智能于2024年,按收入计,在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的国内第三方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约为0.4%,主要竞争对手为具备内部研发能力的汽车主机厂及其他第三方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财务表现方面,公司近年来收入增长显著。2022年至2024年,魔视智能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178亿元、1.465亿元、3.568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886亿元,同比增长76.4%。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对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需求的持续提升,以及公司技术与产品的不断迭代创新。
不过,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计净亏损超过6亿元。净亏损从2022年的2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2.33亿元,尽管2025年上半年仍录得净亏损1.117亿元,但亏损额占收入的比例已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反映出公司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财务状况正逐步改善。
研发方面,由于魔视智能尚处于成长期,近年来持续将大量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但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已逐步回落并趋于稳定。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277亿元、1.432亿元和1.601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08.4%、97.7%、44.9%。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0.83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44.5%。
在招股书中,魔视智能表示,正通过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关系并扩大客户群、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控制成本及提高运营效率等策略向可持续盈利过渡。
从全栈方案到规模化量产,展示商业化硬实力
现阶段,提到智能驾驶,就避不开VLA(Vision-Language-Action)技术,它是当前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核心热点。
该技术借助大语言模型(LLM)的推理能力,将视觉输入与语言指令融合为统一的多模态表征,直接输出车辆控制指令,通过思维链技术实现决策过程透明化,在可解释性、泛化能力和长尾场景处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魔视智能的多模态智能驾驶大模型(Motovis大模型),借助世界模型,重建场景进行强化学习,兼具泛化能力与场景适应能力,支持跨模态数据交互与智能决策,可灵活部署于嵌入式平台,构建高度拟人化的驾驶智能体,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先进的技术最终需要通过产品落地与市场检验。在今年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魔视智能首次完整展示了其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以灵活配置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其中,与奇瑞汽车深度合作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奇瑞TIGGO系列全系标配魔视智能的智驾解决方案。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深度学习算法,系统可精准识别复杂场景中的动态障碍物、车位及道路边界,实现全场景智能泊车功能。
目前,该技术已在奇瑞瑞虎品牌、风云品牌等多款车型上搭载,用户可通过一键操作完成垂直、侧方、斜列等多种泊车任务,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便捷性。
值得一提的是,魔视智能“全场景泊车系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应用,这标志着其智驾技术已全面服务于全球千万用户真实出行场景。
此番冲击港股IPO,标志着魔视智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若能成功上市,不仅将为公司带来宝贵的资本支持,助力其加速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更将使其在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快速迭代的智能驾驶赛场中,获得更为稳固的立足点与更强的驱动力。
文字 | 昼屿? ? ? 编辑|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