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这位学员的故事,印证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
在IC设计行业如此内卷的当下,这位小J同学(211材料硕)先后拿到国内某大厂和海思的Offer,其中的困难艰辛和超绝致胜点只有他自己清楚,这次我们邀请小J同学分享上岸经验,他非常上心,给大家分享了很多干货心得和真心话。
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值得诸君仔细阅读、收藏。
大家好,我是小J,修真院数字验证班的一位学员。很荣幸能够在这给大家分享经验,我是一名今年毕业的211材料硕士,今天主要分享的是本人材料转行IC的求职经历,并且在最后附上一些关于华为海思的投递、面试流程,大家仅供参考。
一、为什么转行?
秋招中这个问题几乎每场面试都问,我也想过很多个版本的答案去应付面试官,其实总结起来无非就是IC行业薪资可观,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值得投入。我有转行这个想法是在22年,那时IC行业爆火,各种高薪吸引了很多人入行,也包括了当时的我。随后我便开始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自己到底应该干什么?从事自己的老本行,还是搏一把冲IC?随后,我咨询了一些毕业生,了解到自己毕业大概率是进fab厂后,毅然选择转行。
二、在修真院成长
当时对比了各家培训机构,深思熟虑后还是选择了修真院。修真院是直播课,课程结构合理,不是那种年代久远的录播课,而且课后能和讲课老师一对一连麦debug,真的是对学员非常友好,毕竟没有什么是比能够当面给你解bug更有安全感的事情了。
当时了解行情后,在老师们的推荐下选择转行IC验证。从最基础的数电、C语言学起,随后慢慢接触Linux系统,熟悉了之后便是开始进入验证三件套:verilog + sv + uvm。这之间的学习是非常痛苦的,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电路和代码基础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书,几度怀疑自己这真的能学会吗。
好在修真院的Leo老师讲解仔细,且每个人的问题都会一一解答过去,当场解决绝不拖到下一节课。修真院老师比较注重代码基础,每节课都会布置代码题,要求大家一行一行手敲出来,这里也很感谢当时没有偷懒的我,不然秋招笔面试时手撕代码我很有可能就寄了。
学完理论后就是Nancy老师带着我们做项目,当时刚接触项目,看到满屏的代码头都大了,再加上看到同一批的学生都能轻松完成作业,我却连基本的环境组件都看不明白,当时又一次开始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后来只能硬着头皮慢慢啃代码,课后不断和老师连麦解决问题。Nancy老师也非常负责,有问必答,印象最深的是有节课将近12点还在帮我们连麦解bug,不让问题拖到第二天。学习的过程很痛苦,但最终还是不断抽出时间将几个项目完整的做完了。
三、漫漫求职路
学完项目时,着手准备实习,当时投递简历主要是通过公司官网和BOSS直聘,等待期间便是不断的复盘项目,看修真院发的笔试面试题。这边除了关注修真院老师发的招聘信息外,可以看看“FPGA探索者公众号”,里面关于IC的招聘信息收集的很全。
当时正遇IC热度退潮期,突然之间各家企业的招聘门槛大幅度提高,给我打了个措手不及,再也不是随便学点SV和UVM就能入行的时代了。投递的简历迟迟没有反应,我只能不断的复盘项目,后来马上假期就要来临,我开始慌了,直接开启了海投模式,各个招聘软件上疯狂投递简历,无论招不招人,只要看到和验证相关的岗位,都点进去发个消息询问是否招实习生?当时已经12月份,错过了简历最佳投递时期。海投一直投到年前的两三周,终于一个初创给我发来了面试邀约,我怀着激动万分的心情参加了面试,当时面试官时间紧急,让我快速将简历里的UART验证流程讲一遍。UART是我花的时间最多,也是老师讲的最仔细的一个项目,验证框架图、验证点、写case一套验证流程我脱口而出,最终顺利获得了面试官的肯定,进入公司开始实习。
修真院项目的流程和环境均与公司实际项目一样,因此我也顺利的切入了我的实习项目,期间不懂就问,从最基本的看协议、熟悉环境到写case、跑仿真、分析波形找bug,再到后续写脚本等等,通过实习不断补充验证的知识点。
实习几个月后便开始了我的秋招求职路,正式求职的战线是非常长的,对于应届生来说,当年的3月份一些大厂会开始暑期实习招聘,大厂的暑期实习生基本能转正,因此竞争相当激烈。我当时面了华为和海康,全挂。接着便是7-8月份的提前批,竞争也很激烈,面了小米和芯动科技,均一面挂。接着便是9月份真正的秋招,暑期实习和提前批全挂的战绩,以及网上铺天盖地的IC寒冬的新闻让我不敢马虎,除了BOSS和官网上疯狂海投外,线下我整个北京到处跑,清华、北航、北理、中科院等一众高校,只要有IC公司的双选会或者集成电路招聘会,不管多远我都会去参加,即使知道他们肯定不会要我这个材料转行人,我也会义无反顾,恭恭敬敬的把简历递到hr面前,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我修真院的项目经历和实习经历,当然大部分的结果就是简历石沉大海,毕竟我只是一个材料转行选手,学历也一般,和985学生相比,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着,期间有将近3个月的时间没有收到面试,每天都在焦虑、煎熬着,盯着简历进入人才库的邮件,无奈的安慰自己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事情转机出现在10月中旬,或许是众多985科班大佬均已确定就业意向,许多岗位被释放,或许是运气,一些线下投递的中小厂开始邀请我面试。我非常珍惜每一次机会,全身心准备V+SV+UVM知识点、修真院项目以及实习项目,反复复盘,直到烂熟于心,面试问题也是反复琢磨。终于在10月末尾,打动了面试官,收获了漫长求职路上的第一份offer,虽然只是一个初创公司的,但我很满足。从此一扫阴霾,之后的面试我不再因我是材料转行人而卑微,从容的和面试官讲解我的项目,在11月末尾又收获一个大厂offer,最后在1月份,收获华为海思offer,漫长且痛苦的秋招正式落下帷幕。
四、一些建议
1、尽早行动。目前IC岗位属于是狼多肉少,无论是转行还是想通过做项目丰富自己的履历,一定要趁早学,晚了就没有岗位留给你了。
2、基础很重要。笔试中数电、IC设计、验证、后端的知识点都会考,大家可以网上搜搜笔试题复习。面试时有些公司也会很看重基础,会很详细的问SV和UVM知识点,这部分知识点大家可以找修真院要,有总结好的。手撕代码模块,大家可以在牛客上练习,里面有总结好的练习题。
3、简历要突出重点。简历上项目要简洁且突出重点,重点介绍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成果,例如写了哪些case、脚本,找出哪些bug,覆盖率多少等,写好后可以找修真院老师修改。
4、简历投递方式。如果和我一样学历不太行的话,除了线上海投外,有类似于集成电路双选会的线下招聘一定要去,线下投递反馈更快且面试机会更高,我大部分面试机会都是清华集成电路双选会上投的公司给的,不要害怕被人拒绝。线上投递主要是在公司官网和BOSS上投,BOSS上有很多中小厂发布的岗位,在这投递一定要快,发布就投,一般一个岗位一个星期就招到人了。
学历高的人一般简历反馈会更快点,没有投递反馈的也不要慌,只是还没有轮到你而已,IC验证的岗位还是非常多的,秋招10月份学校会要求学生签三方,手握多个offer的人此时会释放offer,因此11、12月份很多公司会发布补录信息,大家一定要关注邮箱,我有个offer就是12月份补录的时候拿到的。
5、面试问题。IC验证的面试问题一般是围绕你的项目,因此写在简历上的项目一定要搞懂,模糊不清的最好别写。
验证问题主要分两大类:一类就是考你的验证流程:例如项目的验证框架,验了哪些功能点,case怎么写,debug过程,数据流向,覆盖率多少等问题;第二类问题是考你验证的设计模块:验的项目架构是怎么样的,每个模块的功能是什么,接口是什么等问题。具体大家可到网上翻翻其他人的面经。
五、华为海思招聘流程
我个人并不是特别了解华为海思招聘的所有流程,因此只做简单介绍。
海思目前改名叫半导体业务部,海思下面是有很多部门的,做各种方向的都有。海思招聘流程比较复杂,如果想投递海思,在官网注册好简历后,要主动去找海思下面部门对应的hr,看你对哪个方向感兴趣,例如你想做SOC就去找麒麟部门hr,想做处理器就找图灵hr....然后把自己的简历编号给hr,让他给你安排笔面试。如果不找hr的话,也可以直接投简历,投完简历一般是给你随机分配部门,当然也可能投递完后hr不会来找你,你的简历就没人管,没人给你安排面试了,所以最好主动去小红书、牛客上和一些微信群里面去找hr。
选部门时,如果你的学历和经历都很一般的话,尽量不要去投那些非常卷的部门,里面都是一些顶尖高校学生在厮杀,投一些竞争较小的部门会让你最后开出offer的几率变高。
秋招招聘流程为测评→笔试→两轮技术面+一轮主管面,笔试有两次机会,前后间隔一个星期,错过第一次笔试或者有时间冲突就叫hr安排下一场笔试。这里华为的测评和笔试成绩有半年的有效期,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投递暑期实习岗位的时候把测评和笔试做了,秋招就无需再重复一遍了,个人推荐是投暑期实习岗位的时候就把这个做了。当然如果你是竞赛国奖获得者,可以申请面笔试。
面试一般是一天三面,在一个酒店里进行线下集中面试。每轮面试的时间约一个小时,技术面前半部分主要是问你简历相关项目,后20分钟是手撕代码,两轮手撕代码题目都相对简单,平时练过基本没问题。技术面后会给你打分,一般情况下只要表现不是特别特别差,基本能通过。主管面就因人而异,有些会提问项目,有些不会,一般是聊天成分较多,了解你的背景谈未来规划啥的,相对轻松,聊完后会让你给他提问,大家可以提前准备反问面试官的问题。暑期实习岗位是一轮技术面+一轮主管面,线上面试,也是要主动去找hr,我一面表现太差挂了,就不太了解。
秋招面试完后有1145和25h定律,也就是面试当晚11点45分会给你发面试评价,如果你收到了这封邮件,那么就代表你主管面通过了,面试完后的第25h官网会准时给你更新进展,这时你就丝滑入池了,等着按面试成绩排队开offer,没收到大概率主管面不通过。华为开offer的流程是很长的,要经过非常多层的审核,正常情况得等很久,等待期间有hr主动给你打电话通报进展,那么你大概率是能开出offer的。
六、写在最后
回顾整个硕士生涯,从下定决心转行到秋招收获offer,一路磕磕绊绊,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后来简历被拒到麻木,期间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抓住每一次简历投递,笔试面试的机会,最终也是有所收获。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材料转行人有所启发,最后祝大家学业有成,未来顺利进入自己的梦中情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