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晶圆制造中的“鸟喙效应”(bird beak)

2024/08/05
4091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集成电路采用LOCOS(Local Oxidation of Silicon)工艺时会出现“鸟喙效应”(bird beak),这是一种在氧化硅生长过程中,由于氧化物侧向扩展引起的现象。

1. LOCOS工艺的基本步骤

图形化工艺:在硅片上使用光刻技术定义需要氧化的区域。

硝化硅层沉积:在硅片表面沉积一层氮化硅(Si3N4),作为氧化掩膜。

氧化过程:在高温下通入氧气或水蒸气,使暴露的硅区域氧化,形成二氧化硅(SiO2)。

去除掩膜:去除氮化硅层,留下氧化区域。

2. “鸟喙效应”的形成原因

“鸟喙效应”主要在氧化过程中形成,其原因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a. 氧化物的侧向扩展:在LOCOS工艺中,氧化不仅向垂直方向(向下)生长,还会向水平方向(侧向)扩展。由于氮化硅层在氧化过程中起到掩膜的作用,但其边缘部分仍然会受到氧化介质的影响,这导致了氧化物在氮化硅边缘下方的生长,从而形成“鸟喙”。

b. 氧化应力:在氧化过程中,硅和二氧化硅之间的体积膨胀差异会产生应力。硅氧化生成二氧化硅时,体积会增加约2.2倍,这种体积膨胀导致了氧化物在边缘区域的应力集中,从而促使氧化物向侧向扩展。

c. 氮化硅边缘效应:氮化硅在LOCOS工艺中的作用是阻止氧气或水蒸气渗透,但在氮化硅边缘附近,氮化硅的覆盖效果会有所减弱,部分氧气或水蒸气可以通过氮化硅的边缘渗透到硅表面,引发边缘硅的氧化。这种边缘效应导致了氧化物的侧向生长,从而形成鸟喙状的结构。

3. “鸟喙效应”的影响:

“鸟喙效应”会导致LOCOS工艺中氧化层的精度降低,影响器件的特性,尤其在小尺寸器件中更为显著。为了减小“鸟喙效应”,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改进掩膜材料:使用更有效的掩膜材料以减少边缘渗透。

优化工艺参数:通过控制氧化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参数来减少侧向扩展。

使用替代技术:例如采用浅沟槽隔离(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STI)技术,避免鸟喙效应的影响。

从技术角度看,“鸟喙效应”是由于LOCOS工艺中氧化物的侧向扩展和氮化硅掩膜的边缘效应所导致。通过对工艺参数和材料的优化,可以减小这种效应,但在现代微电子制造中,替代技术(如STI)已经逐渐取代了LOCOS工艺,以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和性能。

欢迎加入交流群,备注姓名+公司+岗位。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MCR106-8G 1 onsemi Sensitive Gate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 SCR, TO-225, 500-BLKBX
$0.81 查看
MLZ1608N100LT000 1 TDK Corporation General Purpose Inductor, 10uH, 20%, 1 Element, Ferrite-Core, SMD, 0603, CHIP, 0603, HALOGEN FREE AND ROHS COMPLIANT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06 查看
C0603C104K5RACAUTO 1 KEMET Corporation Capacitor, Ceramic, Chip, General Purpose, 0.1uF, 50V, ±10%, X7R, 0603 (1608 mm), -55? ~ +125?C, Bulk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0.13 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