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最近老听说HBM,为啥它突然就爆火了呢?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中心这些领域发展太快了,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普通内存,像DRAM,速度跟不上,数据传输的带宽也有限,就好比马路太窄,车一多就堵得不行,根本满足不了现在这些“大胃口”应用的需求。
和其他类型内存相比,HBM的优势可太明显了。拿GDDR来说,虽然GDDR在显卡这些领域表现也不错, 但HBM是用3D堆叠技术,把好几层DRAM芯片垂直摞起来,再通过硅通孔(TSV) 这些技术让它们紧密相连。这样一来,它的数据传输通道就像一下子多了好多条高速路,带宽大幅提升 ,能在短时间内传输海量的数据,处理数据的速度也更快。
另外,HBM的功耗还更低。因为它的芯片堆叠在一起,数据传输距离短了,不像其他内存,数据要跑老远,自然就更省电。而且HBM占用的空间还小,这对那些追求小型化、高性能的设备,比如高端显卡、服务器来说,简直太合适了,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提供超强的内存性能,所以HBM就一下子火起来,成了当下热门的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
芯科技圈为此深入分析了HBM芯片的工艺流程,揭开其制造的神秘面纱。HBM(High Bandwidth Memory)芯片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以下是对各工序的目的、核心参数进行简述:
FAB 阶段
1. 硅刻蚀
o目的:在硅片上刻蚀出用于制作 TSV(Through-Silicon Via,硅通孔)的孔洞,为后续实现芯片垂直方向上的电气连接做准备。
o核心参数:刻蚀深度、刻蚀速率、刻蚀均匀性、深宽比 。比如刻蚀深度需根据设计要求精确控制,深宽比通常要求达到 10:1 - 20:1 。
2. TSV 铜填充
o目的:将铜填充到刻蚀好的 TSV 孔洞中,形成垂直导电通路,实现芯片层与层之间的电气连接。
o核心参数:铜填充的完整性(避免空洞)、填充率(≥99.9% )、铜的电阻率 。
3. TSV 铜 CMP(化学机械抛光)
o目的:对填充后的铜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表面平整,为后续工艺提供平坦的表面,并精确控制铜层的厚度。
o核心参数:抛光速率、表面平整度(如表面粗糙度 Ra≤0.5nm )、全局平整度(≤一定的高度偏差 )。
4. BEOL(Back-End-of-Line)金属化
o目的:在芯片表面形成金属互连线路,完成芯片内部电路的电气连接,实现芯片的各项功能。
o核心参数:金属层的厚度、线宽、线间距、金属的电阻率、接触电阻 。例如线宽和线间距会随着工艺节点的缩小而减小,以提高电路集成度。
Wafer Test 阶段
此阶段主要对晶圆进行测试,筛选出性能良好的芯片,减少后续工序的浪费。测试内容包括芯片的电气性能,如读写速度、电压稳定性等,核心参数有读写带宽、工作电压、坏块数量等。
Bumping/Stacking 阶段
5. 正面凸点形成
o目的:在芯片正面形成凸点,用于芯片之间的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是实现芯片堆叠的关键步骤。
o核心参数:凸点的材质(如 SnAgCu 等)、凸点直径、凸点间距、凸点高度 。例如,凸点直径一般在 10 - 20μm,凸点间距在 20 - 40μm 。
6. 晶圆回流焊
o目的:通过加热使凸点中的焊料熔化,实现芯片与载体或其他芯片之间的连接固定。
o核心参数:回流焊温度曲线(包括预热、保温、回流、冷却阶段的温度和时间 )、焊接压力 。
7. 临时载片键合
o目的:将晶圆临时键合到载片上,为后续的背面工艺提供支撑,防止晶圆在减薄等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损坏。
o核心参数:键合强度、键合温度、键合压力 。
8. TSV 曝光 & 背面钝化
o目的:对 TSV 进行曝光处理,以便后续进行相关操作,并在芯片背面形成钝化层,保护芯片背面的电路和 TSV 结构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o核心参数:曝光精度(如≤0.5μm )、钝化层的厚度和质量(如绝缘性能、抗腐蚀性能 )
9. 钝化 CMP&TSV 铜曝光
o目的:对钝化层进行 CMP 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同时曝光 TSV 铜,为后续背面凸点形成等工序做准备。
o核心参数:抛光后钝化层的平整度、TSV 铜曝光的精度和完整性 。
10. 背面凸点形成
o目的:在芯片背面形成凸点,进一步实现芯片之间多方向的电气连接,满足 HBM 芯片多层堆叠的电气连接需求。
o核心参数:同正面凸点形成,包括凸点的材质、直径、间距、高度等 。
11. 晶圆载片脱粘 & 黏贴承载薄膜
o目的:去除临时载片,并粘贴承载薄膜,以便进行后续的芯片堆叠和封装操作。
o核心参数:脱粘过程对芯片的损伤程度、承载薄膜的黏附力和稳定性 。
12. 芯片堆叠并通过二次成型工艺进行封装
o目的:将多个芯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堆叠,并通过封装工艺保护芯片,增强其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同时为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提供接口。
o核心参数:堆叠层数、堆叠精度(层间对齐精度≤0.5μm )、封装材料的导热系数、封装厚度、封装后的翘曲度 。
KGSD* Test 阶段
对已知良好的堆叠芯片(KGSD)进行测试,确保 HBM 芯片整体的性能和可靠性,测试参数包括芯片的最大带宽、时序延迟、在各种环境应力(如高温、高湿、冲击等)下的可靠性表现等 。
更加精彩内容,欢迎微信加入星球,这里有志同道合的伙伴,让我们走的更远!
因为文章篇幅有限,我们选取了部分内容,完整报告已上传芯科技圈星球,欢迎微信扫码加入芯科技圈-星球获取,加入会员与行业大咖一起交流,数千份高质量半导体资料无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