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我们的车辆出厂即是巅峰,之后车辆的功能一成不变,性能逐步下降。
如今不一样了,当你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时,你那台新能源汽车正在车库里偷偷自我“进化”。
下次用车时发现能耗降低了、辅助驾驶变得聪明了,甚至还多了一个全新的功能。
这背后靠的就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最关键的技术——远程无线升级(OTA,Over The Air)技术。
根据升级内容,OTA可分为:FOTA(Firmware OTA,固件升级)、SOTA(Software OTA,软件升级)、DOTA(Data OTA,数据更新)、COTA(Configurable OTA,配置更新)。
FOTA就像手机系统更新,主要是对ECU的底层固件进行更新,如:优化电机扭矩输出逻辑、提升冬季续航能力等,这类升级对车辆性能和安全有直接影响。
SOTA就像更新手机里的APP,主要是更新车载软件,如:车机界面、导航地图、娱乐系统等,以便提升用户体验。
DOTA主要是更新数据文件,如:地图离线包、语音识别词库等,属于“小补丁”,不涉及代码改动。
COTA主要是指远程配置,可通过远程修改ECU的配置参数来对功能进行解锁或限制某些功能的使用,如部分车企可通过COTA“锁电”(降低电池可用容量),导致续航缩水。
OTA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主机厂的售后服务成本,用户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频繁的跑4S店了,真是个好东西!
但正因为有了OTA,所以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在车辆尚未完全研发完时,就匆忙上市了,等车辆交付到用户手里才开始OTA。
这在以前简直无法想象。
我们都知道,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质检总局等4部门于2004年3月发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
即当车辆上市后,如果发现有缺陷(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对车辆进行修理、更换或退货,以消除产品缺陷。
这个召回过程会耗费主机厂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何不悄悄OTA呢?
主机厂就是这么想的,所以OTA技术刚出现时对这类企业来说简直是个福音,可以更快的将新产品投向市场,反正可以慢慢OTA。
难道这就没人管吗?
不是没人管,是没法管,无法可依。法规政策总是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的。
好在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2月25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
这个通知旨在规范企业的OTA升级活动,说白了今后企业不能再私自OTA了,升级之前先要向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备案。
这对企业来说是个负担,但着实保护了消费者,否则消费者就是冤大头,花着自己的钱,给车企做大型公测,还对别人炫耀,我的车貌似越来越聪明了。
曾几何时,OTA技术是各大企业的卖点,每次向市场推OTA时都要进行大肆宣传,以宣扬自家的车是不断进化的,但最近没有哪家企业再拿OTA作为卖点了。
一是因为OTA已经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一项基本功能,二是因为每次OTA升级都要备案,一些企业为了避免走复杂的备案流程,所以偷偷升级了。
OTA本身是一项很好的技术,但如果被企业滥用,成为一些企业的遮羞布,把市场当试验场,这种行为是可耻和不负责任的。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很激烈,各类法规标准逐步加严,一些抱有侥幸心理,总想钻空子的企业终将被行业淘汰。
只有那些敢于担当,把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依法合规经营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对OTA技术有了初步了解,下次你的车远程升级时,一定要关注升级内容,不要稀里糊涂被修复了Bug,还误以为是厂家给你提供了增值服务。
后续文章见文末预告。
这个系列(新能源汽车系列第一季)文章结束后,我还会写新能源汽车系列第二季、汽车前沿技术等系列文章,把我在汽车行业的所见、所思不定时输出,请大家持续关注。
关于作者:韩悌信,甘肃兰州人,现居杭州,毕业于四川大学,硕士,现从事主机厂车联网相关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