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元器件交易动态周报》——ASIC/MCU/MPU短期库存改善难掩结构性风险

原创
09/15 20:17
1086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核心洞察:

1、需求动能结构性转换

AI数据中心持续强劲增长,传统PC需求维持低个位数增速,难以形成有效支撑。此前受潜在关税政策影响,客户提前备货导致上半年需求指数攀升(Q1 +1.7%,Q2 +7.8%),但可能透支未来需求,预计Q3需求指数回落(-4.4%)。

2、供应端:交期“假性缩短”,但结构性短缺暗藏风险

整体交期改善源于库存缓冲:Q3交期指数预计大幅改善29%,供应链整体呈现“正常化”。但这主要得益于买家为应对关税风险而主动建立的“缓冲库存”(库存指数上升4.2%至160.3,高于基准线),并非产能瓶颈的根本性解决。

特定品类短缺持续:尽管整体改善,但特定品类,比如高端游戏移动处理器、部分桌面CPU等仍处于短缺状态,表明供应风险从“普遍性”转为“结构性”。一旦需求复苏,低产能利用率(<70%)的制造商将无法快速响应。

3、价格端:短期平稳背后,关税是最大上行风险

Q3价格预计暂稳(价格指数微降0.4%),但这是基于当前贸易形势的“脆弱平衡”。最大风险来自新增关税:美国对欧盟半导体拟征15%的关税,将直接冲击欧洲MCU供应商,迫使其提价并向下游转嫁成本。MCU将成为此轮关税政策最敏感的“价格风暴眼”。

三大维度解读ASIC/MCU/MPU最新供需动态

一、市场需求分析

?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已与英伟达(Nvidia)和AMD达成一项收入分成协议,要求这两家公司对在华销售的芯片支付15%的税费。该协议显然放松了此前禁止向中国运送先进AI芯片的出口限制。

? 根据Yole的数据,用于数据中心的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到2023年将扩大至五千亿美元;这一增长将由持续的AI热潮驱动,该热潮正在推动GPU和内存的销售。

? 尽管由于贸易形势快速变化,需求趋势难以预测,但如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市场指数热力图所示,MCU/MPU需求预计将在第三季度保持稳定。

? MCU/MPU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需求指数预计在第三季度将环比小幅下降4.4%,降至74.0点。

? 此次下降预计将结束上半年的增长势头,上半年该需求指数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环比增长了1.7%和7.8%。

? 美国政府针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可能导致对芯片加征进口关税,此类产品此前曾获得相关关税豁免。若关税政策覆盖由美国公司设计但在海外生产的芯片,预计将波及多数MPU/MCU产品,进而推高成本并抑制下游需求。

? 尽管PC领域的需求仍然疲软,但AI领域继续成为MPU市场的亮点。

? 据一位市场观察人士称,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将增长24.3%;然而,这与2024年超过40%的扩张相比显著放缓。

? 包括AI服务器在内的服务器和先进计算领域的半导体收入预计在2025年将增长55.2%,低于2024年107.5%的增幅。

? 然而,市场研究人员表示,今年PC出货量仅预计出现低至中个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对MPU销售的推动作用很小。

? 与第二季度相比,MCU/MPU的开发活动预计将在第三季度下降,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设计指数预计将下降6.7%。

? 设计指数的下降表明需求将在2026年初下降;因此,如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市场指数预测热力图所示,买方需求状况预计将在2026年第一和第二季度进入低风险状态。

二、交货周期分析

? 根据GEP全球供应链波动指数,由于美国制造商大幅减少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7月份全球供应链活动下降;此次放缓是在美国制造商在预期关税出台前提前下单和建立库存之后发生的。

? 大批量MPU交期(代表涉及大规模交易的合同交期)预计将在第三季度稳定在较低水平,74%的交货延迟在25周或以内,略低于第一季度的76%。

? 然而,反映波动较大的目录产品领域,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交期指数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大幅下降,环比骤降29%。

? 此次大幅下降反映了整个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交期在经历了4月至6月的大幅飙升后正趋于正常化。

? 库存上升是第三季度交期缩短的一个原因,因为买家在不确定的关税形势下继续建立缓冲和安全库存以缓解供应风险。

? MCU/MPU的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库存指数预计在第三季度环比上升4.2%,达到160.3点,这是一个高于基准线的水平,表明库存较2020年中值水平有所膨胀。

? 如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市场指数交期预测热力图所示,买方在第三季度将享受总体有利的交期趋势,除了一些特定部件短缺外,预计几乎没有供应限制。

? 第三季度MCU交期大多处于较低水平,ST主流部件为15-17周,Microchip大多数器件为8-14周,NXP为12-16周。

? 据一家分销商称,英特尔的Alder Lake桌面处理器以及Raptor Lake H和HX游戏移动处理器处于短缺状态。

? 英特尔已对其第三代至强(Xeon)传统平台CPU发布EOL(生命周期结束)通知,导致采购困难。

? 尽管目前预计第三季度的供应条件对买方有利,但许多半导体制造商的产能利用率仍低于70%,这增加了在需求意外激增时出现短缺的可能性。

? 建议买方尽可能向供应商提供长期需求预测,以避免未来几个季度可能出现的短缺。

三、价格波动分析

? MCU/MPU价格趋势初步预计在第三季度将保持平稳,四方维商品动态商情价格指数预计将环比小幅下降0.4%。

? 然而,今年MCU/MPU的价格预测具有挑战性,因为当前已实施和潜在的半导体关税可能会导致第三季度价格上涨。

? 7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与特朗普总统达成一项协议,规定美国对欧盟商品(包括半导体)征收15%的关税。

? 此前半导体被豁免于美国的互惠关税,而新协议将显著提高从欧盟进口芯片的成本,引入了此前并不存在的惩罚性关税。

? MCU预计将成为受美国新关税影响最大的元器件之一,因为像ST和NXP这样的欧洲领先供应商可能会被迫提高价格。

来源: 与非网,作者: 张慧娟,原文链接: /article/189199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