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同时宣布已经从非CSP大厂新客户手中拿下了100亿美元 AI 定制 ASIC芯片量产订单。
可靠消息显示,新客户就是OpenAI。
这批芯片订单规模可能高达数百万颗,足以支撑几个全新的超大规模算力集群。
订单中的AI处理器主要用于推理任务,不仅包含针对客户工作负载深度定制的AI加速器,也涵盖了博通其他核心硬件设备。
消息公布后,博通股价在盘后上涨4.5%,今年累计涨幅已超过30%。
除了OpenAI,博通手上的已知ASIC量产订单客户还包括谷歌、字节跳动、苹果以及Musk创办的xAI。
谷歌的需求最为庞大,字节跳动的第二代ASIC、xAI以及苹果的云端ASIC产品预计将在2026至2027年陆续量产。
CSP大厂如Google和Meta的后续几代产品则预计在2027至2028年投产。
未来,随着OpenAI和字节跳动新品的量产,博通还将继续承接新的芯片开发项目,初步量产时间可能落在2028年之后。
总体来看,未来几年,博通的云端ASIC订单储备十分充足。
市场也因此普遍认为,博通有望成为最有可能挑战NVIDIA市场地位的竞争者之一。
目前,英伟达仍是AI GPU市场的绝对主导。据Jon Peddie Research报告,截至第二季度,英伟达在全球GPU销量中占比高达94%,其数据中心部门去年营收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
GPU是训练大型AI模型的首选硬件,但价格高昂、升级周期快,投入成本巨大。博通则通过其网络业务为客户构建AI服务器,支撑大规模AI集群,同时在定制ASIC领域抢占市场份额。
AI计算需求中,训练任务几乎完全依赖GPU,因此英伟达在训练市场稳居头把交椅。
但推理任务更具多样性,可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复杂度层级。中低复杂度推理对ASIC的性价比更高,也更容易定制化,因此ASIC正快速抢占部分NVIDIA在推理市场的份额。
谷歌、Meta和亚马逊分别开发TPU、Santa Barbara处理器,以及Inferentia和Trainium,这显示出定制ASIC的需求正在快速扩大。
博通凭借规模、研发能力以及与OpenAI、Google、xAI等大客户的紧密合作,在这一市场中已处于领先位置。
除了ASIC和网络业务,博通整体业绩也保持稳步增长。其半导体解决方案收入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26%,达到92亿美元,其中非AI半导体收入稳定在40亿美元左右。
自收购VMware以来,博通的软件业务表现强劲,本季度环比增长17%,VMware Cloud Foundation v9.0发布后,软件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分别达到93%和77%,为整体利润提供了稳固支撑。虽然ASIC业务利润率相对较低,但高利润的网络和软件业务能够有效抵消这一压力。
随着AI计算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定制化,博通有望在特定细分市场挑战英伟达部分市场份额,同时保持整体业务稳健增长。
这意味着,在AI硬件领域,博通正稳步成长为定制ASIC霸主,逐步为自己争取与英伟达正面交锋的机会。
消息数据来源:电子时报、seekingalpha、博通
*文章内容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部分图文素材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