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真的理解振铃(Ringing)吗?

09/08 10:16
458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阻抗不连续引起信号反射,反射能量在来回传递中形成振荡,简单了来说就是阻抗不连续 -> 反射 -> 欠阻尼系统形成振荡,这是之前对振铃的理解。阻抗不连续是形成振铃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系统阻尼不足(欠阻尼)无法快速消耗振荡能量。

除了振铃现象,过冲(Overshoot)和下冲(Undershoot)现象也是因为信号反射引起的,而阻抗不连续是导致信号反射的根本原因。

这段时间看了份资料:振铃是由于驱动器距离接收器超过1/4波长而导致的结果,这会产生一阶反射,其幅度超过入射波,反射波返回驱动器并成为电压较低的耗尽波再次传向接收器,直到所有能量最终要么进入接收器,要么在导体和电介质中转化为热量,或者大部分辐射出去。

这段话的核心是在描述当传输线长度达到或超过1/4波长且终端不匹配时,会形成一个谐振腔,产生最严重的振铃。

只要存在阻抗不匹配和足够的时延(通常线长 > 上升时间的1/6 ~ 1/10),就会产生明显的振铃,而不必等到1/4波长。

振铃是一种电压或电流输出,是对输入信号突然变化(如开启或切换)的响应。

说到1/4波长,大家会想到什么?评论区里说说看,我们下期接着说。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公众号:信号完整性学习之路;信号完整性相关基础知识(设计,测试&仿真)总结+杂谈(生活与职场)。 一起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