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射频功率领域的“三国杀”:GaN vs GaAs vs LDMOS

07/30 11:10
960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氮化镓GaN)的崛起真是让人没法忽视,它甚至被叫做“会取代其他所有技术的存在”,这道理也不难懂:氮化镓能把高功率、高增益和高效率这几个优点全占了,同时还能在高偏置电压下工作,这样就能降低电流消耗。在用于射频功率生成的半导体材料里,它的功率密度也是最高的,而且能在多个倍频程的带宽上运行。

不过呢,作为它更成熟的竞争对手,LDMOS和砷化镓(GaAs)可不会这么快就被氮化镓这股浪潮“拍在沙滩上”,氮化镓也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所有射频功率应用的首选。要弄明白为啥会这样,就得好好说说这几种技术各自的优势——这些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最适合啥样的应用场景。

LDMOS技术

从LDMOS技术首次商用到现在这几十年里,它一直在不断进步。现在的LDMOS射频功率晶体管是这三种技术里最“皮实”的:有些LDMOS射频功率晶体管在输入两倍额定射频功率的情况下,就算遇到超过65:1的阻抗失配(氮化镓和砷化镓一般只能承受20:1左右甚至更低的失配),也不会性能下降或者损坏。单个LDMOS晶体管能产生超过1500W的连续波射频功率输出——这个指标每年都在往上提呢,而且它的效率和增益都很高,还能在高达50V的直流电压下工作,下图是LDOMS器件的原理图

下图是封装内部带有高Q值输入和输出匹配的LDMOS功率器件的图片。

所以说啊,LDMOS射频功率晶体管和RFIC跟过去这些年一样,几乎是基站放大器的“专属配置”,而且现在用在小基站放大器里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LDMOS占绝对优势的其他应用还包括陆地移动无线电、固态广播发射机,以及磁共振成像等医疗系统。它们也会用在航空电子系统,还有L波段和S波段雷达上——这些雷达带宽比较窄,用不着氮化镓的宽带性能特点。图2展示的就是一个典型的采用LDMOS晶体管的放大器模块。

由于LDMOS既能输出极高的射频功率,又特别耐用,现在它已经能在一直用真空管的工业系统里派上用场了。这些应用都是拿射频能量来加热的,从焊接、烘干到塑料封口,还有几十种其他用途呢。LDMOS最新的新兴应用是在两种烹饪场景里:一种是取代微波炉里的磁控管,另一种是做出全新类型的电器,能同时烹饪多种食物。这种新型“烹饪设备”(见下图)跟传统微波炉不一样,在很多方面都得益于固态电源技术。

和只能开或关的磁控管不一样,LDMOS晶体管的输出功率能连续调节,这样做出来的食物受热更均匀,营养和水分保留得也更好。它还大大改善了解冻过程——用微波炉解冻时,经常出现有的地方刚好化冻、有的地方半熟、有的地方却干掉的情况。

虽然LDMOS技术在未来很多年里都还会被需要,但一旦蜂窝通信进入5G时代,开始使用3GHz以上甚至毫米波频段的频率,LDMOS就不再是基站放大器里唯一的射频功率技术了。实际上,在3GHz或4GHz以上的频段,要是基站需要和现在LDMOS提供的相同射频功率水平,无论是宏基站还是小基站,GaN都会成为唯一选择。

砷化镓(GaAs):不可或缺的“多面手”

砷化镓是用途最广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从功率放大器混频器开关衰减器调制器、限流器,再到太阳能电池激光二极管和LED,哪儿都能用得上。说真的,要是没有砷化镓技术,现在很多习以为常的应用可能根本实现不了,或者至少不会这么快出现。比如,正是因为有了砷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才得以现代化。

砷化镓还在“无线革命”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和砷化镓器件开始广泛应用的时间差不多,可能不是巧合。现在全球移动电话用的所有频段里,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LNA)主要都是砷化镓技术。而且和基站用的LDMOS不同,就算蜂窝通信向更高频段发展,砷化镓的地位依然稳固,下图是GaAs MMIC功率放大器图片。

砷化镓器件也用在有线电视系统的分配放大器里,还有30GHz左右的微波点对点链路中。因为砷化镓抗电离辐射,所以在卫星转发器的太阳能电池和射频功率放大器里也很常用。它甚至一度被考虑用于高速计算领域,但后来时钟频率越高,功耗问题越突出——毕竟在硅芯片上增加核心比这便宜多了,所以最终没在计算领域普及。

虽然用砷化镓器件能做出功率比较高的放大器模块,但它还是面临着GaN的冲击,因为GaN在相同频率下能输出更高的射频功率,这样要达到同样的最终功率,需要的器件数量和放大级数都更少。不过砷化镓已经发展了几十年, 数十亿的设备在服役,光是它覆盖的应用数量,就足以保证它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过时。

GaN的未来

从前面的讨论应该能看出来,LDMOS尤其是砷化镓现在和将来都会是射频功率领域非常实用的技术。但不可否认,GaN的潜力巨大,会逐步进入现在由其他技术主导的应用场景。它已经在国防系统里广泛应用(而且还在增加),现在又把目标投向了蜂窝通信基础设施——随着5G网络开始部署,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要理解GaN的核心优势,最好从分子层面说起。在固体中,电子的能量会形成能带,最上面的是导带,下面是价带,中间的区域叫带隙。价带里的电子受到适当激发,就会跃迁到导带。

我们通常拿Si(带隙1.1eV)和GaAs(带隙1.4eV)来对比这个激发强度。相比之下,GaN的带隙是3.4eV,SiC是3eV,金刚石是5.5eV,所以它们都属于“宽禁带”材料。宽禁带半导体能承受更高的击穿电场,这直接让GaN的功率密度至少达到了砷化镓的10倍。下图对比了GaN、SiC和硅的击穿电压

另外呢,GaN器件能在比GaAs和硅更高的温度、更高的电压下工作,所以能输出更大功率。氮化镓器件的工作电压能达到砷化镓的五倍,电流是两倍;在10GHz以上频段,它的功率附加效率潜力比GaAs高;在1GHz以上频段,比Si的潜力也高。

大部分文献、文章和其他资料里,都会提到GaN-on-SiC和GaN-on-Si,毕竟这俩是目前最常用的组合,不过它们能实现的性能差别很大。SiC的热导率是Si的三倍(是GaAs的六倍),这就意味着,要输出一定的射频功率,用SiC衬底的话,芯片尺寸可以更小。

所以呀,当氮化镓器件用SiC这类本身也有宽禁带特性的材料做衬底时,能达到最佳性能,这也不奇怪啦。GaN-on-SiC器件成本更高(原理图如下所示),但对那些要求极致性能的应用场景来说,它的性能优势能抵消成本问题。

反过来,GaN-on-Si器件性能差一些(原理图如下所示),但因为能用硅工艺制造,成本也低,目前就只能用在对性能要求没那么高的地方。虽说这两种组合最受关注,不过也有部分氮化镓器件制造商,会用铜或者铜-钼-铜做衬底材料。这两种材料热导率都不错,性能比GaN-on-Si好,成本又比GaN-on-Si低。

就像之前说的,氮化镓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功率密度特别高,这就使得它能用比硅或者砷化镓小得多的栅极外围尺寸,产生超高的射频功率。一般来说,氮化镓器件的功率密度是砷化镓器件的五倍,也就是说,在尺寸小80%的芯片里,氮化镓能输出的功率是砷化镓的五倍。理论上,氮化镓的功率密度至少能达到20W/mm?(有人甚至说能更高),但实际情况是,在这么小的面积里产生这么高的功率,会带来很棘手的热管理问题。

也就是说,实际能达到的功率密度,取决于芯片的热量能不能快速又有效地散掉。这就是为啥氮化镓器件制造商能做出的功率密度,往往比系统集成商能处理的(散热能力)要高。不过话说回来,过去几年里,在热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不管是芯片内部的散热,还是通过衬底向外散热,再到散热片、散热器,甚至外接冷却子系统,都有改进。

这就把我们带到工业金刚石衬底氮化镓这个“小众领域”了。虽然提到它和氮化镓搭配的情况不多,但目前来看,它是散热最有潜力的材料,不过也是最难实现量产的。金刚石的热导率是地球上所有材料里最高的,所以只用很薄的一层,就能承受超高电压,具体数据看表格1就知道。其实几十年前就有人研究金刚石衬底了,一开始没什么成果,但最近有几家开始尝试量产的公司,做出了挺有希望的结果。虽然涉及机密,但看起来有些下一代雷达,很可能已经在设计用金刚石衬底的氮化镓了,下面表格是金刚石与其他材料的热导率对比。

金刚石的潜在优势可太大了,虽说它比其他材料贵,但价格不是决定其真实成本的唯一因素。比如说,金刚石衬底氮化镓(GaN-on-diamond)能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散热效率,这意味着要达到特定的射频输出功率,只需更少的放大级和器件。这在采用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也就是现代有源相控阵)架构的雷达或电子战系统里,优势可太明显了,下图是基于10W GaN功放X波段TR组件,应用与AESA,如下图所示。

这类系统每个天线单元都能独立输出射频功率(不像以前靠单个真空管),而阵列里通常有几百甚至几千个单元。每个放大器的射频功率越高,系统整体的有效辐射功率就越强。如果能像GaN MMIC那样用更少器件实现这一点,系统成本、复杂度、物料清单和冷却开销都能大幅降低。虽说上世纪80年代末GaAs让现代有源相控阵成为可能,但GaN的特性让这类系统能进一步实现更高功率输出。

另一种基于金刚石的方案,是把铝-金刚石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当散热片用。这材料热导率比其他竞品高,而且量产成本还算合理。所以在研究了碳化硅衬底氮化镓之外的各种方案后,有些GaN器件、射频功率放大器和整机系统的制造商,正转向铝 - 金刚石MMCs,想借此用更低成本榨出GaN的更高性能。

总之呢,在所有用于射频功率生成的半导体技术里,各种形态的GaN从长远看增长潜力是最大的,而且它的潜力才刚刚开始被挖掘出来。跟本质上属于窄带技术的LDMOS不同(不过GaAs不算哈),GaN器件能在超宽的带宽里工作,这对电子战这类本身就需要宽带的应用好处特别大,对通信系统来说也有一定好处,只是没那么明显。

还有啊,现在很多雷达的带宽都超过1GHz了(而且还在增加),这就让GaN特别适合用在下一代雷达系统里,给现有的雷达升级也行。既然GaN有这么多天生的优势,按理说我们可能会觉得GaN,尤其是GaN-on-SiC会让其他器件技术都没必要考虑了。不过呢,LDMOS和GaAs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里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就保证了它们在射频功率领域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好了,关于GaN、GaAs和LDMOS三者的区别和应用这篇文章基本介绍清楚了,希望对大家挑选器件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