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电磁兼容与信号质量:硬件设计的双重挑战

05/12 12:30
678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电磁兼容(EMC)研究如何使各种电气设备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和谐工作而不降低性能。其设计目标包括:

1、确保设备内部电路互不干扰,实现预期功能

2、将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提高设备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电磁干扰需具备三个条件:干扰源、敏感装置和耦合途径。PCB的EMC设计正是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采取减弱干扰源、切断耦合途径和增强抗干扰能力的策略。

信号质量概述

随着电子设备频率不断提高,传输线效应日益显著,信号质量问题逐渐成为高速PCB设计的核心。信号质量主要通过匹配和端接等技术手段,控制信号的反射、串扰和时延,确保信号传输过程中能够准确重现原始波形。

电磁兼容与信号质量的关联

这两个领域紧密相连。在产品内部考虑EMC本质上就是确保功能实现,其分析方法与信号质量控制高度相似。两者都致力于减少反射、串扰和振铃,控制信号辐射强度,降低对外界干扰的敏感度,确保各信号和单板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与信号质量的关联

尽管密切相关,两者仍有明显区别:

1、分析视角不同:

EMC从场的角度分析问题,而信号质量关注信号波形

2、分析域不同:

EMC主要在频域考虑问题,信号质量则在时域分析

3、解决方案不同:

EMC工程师倾向于使用屏蔽、接地和滤波技术,而信号完整性工程师偏好匹配和端接方案

4、信号沿要求矛盾:

EMC希望减缓信号上升/下降沿以减少辐射,而在高频应用中,信号质量考虑可能要求更陡的信号沿

差分线与EMC的关系

差分线设计本身就是优秀的EMC设计实践:

1、辐射干扰显著降低(两线电磁场相互抵消)

2、抗干扰能力增强(共模抑制)

3、地电位噪声影响减小

为昕Mars PCB 差分线功能演示

后期我们还会介绍多种与EMC设计相关的实践…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为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电子系统研发领域,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板级PCB及芯片封装设计EDA解决方案。公司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及云等前沿技术,改善电子产品企业的研发生态及数据生态,在EDA国产化进程中实现创新突破。通过"产品+服务+数据"的创新模式提供全流程的企业级电子研发EDA设计解决方案。全方位提升电子产品研发效率,优化设计流程,有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为中国电子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