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落子张江的AI“独角兽”,启动IPO!

04/16 13:40
445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文字 | 计蓉蓉

编辑|吴晓晴

首家启动IPO的“大模型六小虎”

4月14日,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签署时间为4月2日),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由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辅导机构。由此,智谱成为第一家正式启动IPO流程的“大模型六小虎”。

公开资料显示,智谱是一家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的公司,目前业务覆盖智能汽车、制造、大消费、金融、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游戏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曾入选2024年GEI中国大数据独角兽企业名单。

一个月前(3月14日),在模力社区-智谱大模型MaaS平台发布仪式上,张江集团与智谱在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智谱正式落子上海张江,加入浦东新区模力社区垂类模型产业生态圈。

01、清华系校友造出的“独角兽”冲刺IPO!

创始人张鹏,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获得了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知识图谱、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等,这些领域正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和热点。

其创始团队主要来自清华,是国内最早扎根数据挖掘、语义分析、机器学习、算法等研究的学术团队。在创业前,其研究团队已拥有国内首个独立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挖掘与服务系统平台AMiner。核心团队中,CEO张鹏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系,董事长刘德兵系中国工程院高文院士弟子,总裁王绍兰为清华创新领军博士。

2019年,从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独立创业后,包括张鹏、唐杰(智谱首席科学家)等核心技术成员均全力参与到新一代智谱大模型落地研发当中,致力于通过大模型链接物理世界的亿级用户,为千行百业带来持续创新与变革,加速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

基于内部持续迭代的GLM预训练架构,2023年至今,智谱陆续推出了多个版本的大模型:2020年底,智谱研发GLM预训练架构;2021年训练完成百亿参数模型GLM-10B,同年利用MoE架构成功训练出收敛的万亿稀疏模型;2022年研发了中英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GLM-130B并开源;2023年推出千亿基座对话模型ChatGLM并两次升级,并将该大模型的能力打磨适配至不同的垂直场景当中,分别服务ToB和ToC方向。

目前,与智谱大模型建立深度共创合作的企业已覆盖新能源互联网、金融、消费、教育、政务等众多领域。

进入2025年,智谱于1月发布全新端到端模型GLM-ReaItime,支持清唱、2分钟记忆及Function Call功能;3月发布首个具备深度研究和操作能力的AI Agent——AutoGLM沉思,这一全新智能体不仅具备深度研究能力(Deep Research),还能实现实际操作(Operator),真正推动AI Agent进入“边想边干”的阶段。

4月15日,智谱华章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将开源32B/9B系列GLM模型,涵盖基座、推理、沉思模型,均遵循MIT许可协议。智谱介绍,推理模型GLM-Z1-32B-0414实测推理速度可达200 Tokens/秒,在目前国内商业模型中速度最快,其性能足以比肩国内外规模更大的主流模型。

02、6年11轮超125亿元融资,投后估值超200亿

自2019年6月创立以来,智谱一直在市场备受投资机构的青睐。

成立仅2个月,华控基金、中科创星等就已火速入股天使轮投资,根据行业研究判断,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将会成为深度学习之后下一个重要技术方向。2021-2021年,该公司则先后在9月份获得A、B轮融资,估值到了25亿左右。

近三个月,智谱已经宣布完成超45亿元融资。今年3月初,智谱刚刚宣布完成新一笔金额超10亿元的战略融资,参与投资方包括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等。智谱披露,融资将推动国产基座GLM大模型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发展,更好服务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经济实体,发挥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优势,助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12月17日,智谱宣布完成一轮30亿元融资。该轮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多家战投及国资,君联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据了解,该轮融资将用于智谱GLM大模型系列的进一步研发,从回答问题到解决复杂推理、多模态任务,更好地支撑行业生态发展。

3月13日,就在正式落子张江前一天,智谱才又斩获一轮战略投资:珠海华发集团宣布战略投资大模型领军企业智谱,金额为5亿元,以推进智谱基座GLM大模型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发展。

截至目前,成立至今,智谱已完成11次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25亿元,其背后既站着红杉中国、高瓴资本、达晨财智、顺为资本、君联资本等私募基金,也有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好未来、三七互娱等多个头部企业,更吸引着北京、杭州、珠海等地国资重金参投,并收获来自沙特阿美旗下基金跟投。

由此智谱也成为中国AI“六小虎”中估值最早突破200亿元的企业。

03、城市AI之争,上海已布局

智谱创立之初,便剑指下一代人工智能——认知智能领域。然而,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全球人工智能格局因OpenAI发布GPT-3大语言模型而发生剧变。智谱随即调整战略方向,明确提出“对标OpenAI全线产品”的目标。

如今,在商业化探索中,智谱采取了包括MaaS(模型即服务)、私有化部署及智能体平台等灵活的服务模式。其MaaS平台已经支持超过70万家企业和开发者;私有化部署覆盖20多个行业,触达万余家单位;C端产品「智谱清言」2024年3季度上线付费功能,预计年收入将超过千万。

作为“最像OpenAI的中国选手”,智谱近期选择上海作为重要布局地,背后是这座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发优势。

2024年上海AI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8%,已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生成式AI大模型备案数达60款,位居全国前列。

但数字远不足以概括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特质,其背后企业所迸发的澎湃创新力,才是上海实现产业“造血”的源泉。

2025年开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智元新创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通过融合多源数据提升机器人学习能力;壁仞科技获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及多家机构跟投,其7nm工艺GPU产品BR104曾对标英伟达A100;沐曦集成电路、燧原科技等GPU厂商亦深耕云端与边缘算力场景。这一系列动作表明,上海正通过资本与技术的双重驱动,加速抢占人工智能高地。

培育AI大模型产业生态雨林,上海是认真的。

2023年启动建设的模速空间,仅用38天便实现从毛坯到企业入驻的“上海速度”。截至2024年底,该区域已集聚255家大模型企业、34个备案大模型及100余家投资机构,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闭环生态。

与此同时,在浦东新区重点打造的垂类模型生态集聚区——模力社区,自2024年8月开业以来,已集聚大模型上下游生态企业近50家,重点涵盖了具身智能、科学智能、应用智能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截至目前,上海作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已集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基础研发平台,以及微软、亚马逊等行业创新中心。数据显示,上海AI人才规模达25万,占全国三分之一,为AI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布局,从资本赋能到人才集聚,上海正以“全要素协同”模式,为智谱等一批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成长的土壤。

可以看见,在这场城市AI竟备赛中,上海正以昂扬之姿领跑全国。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

公众号:张通社;源于张江,联通创新,服务社会!张通社以链接每一家科技企业为目标,以数据为驱动,为地方政府、科技园区、投资机构、银行、券商、律所、会所、知识产权等企业服务机构第一时间提供科技企业的需求信息,解决科技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