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校招录用超过华为,最新“清华收割机”出炉!

6小时前
375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10月7日,新浪汽车的一则报道搅动了科技圈与高校就业市场:追觅科技在2025年秋季校招中推出“清华卓越人才计划”,计划一次性招募1000名清华学子。校招启动仅两个月,其已发出700多份Offer,远超华为同期的约400份,一举超越常年占据榜首的华为,首次成为清华毕业生最大就业单位,被清华学子戏称为“清华收割机”。

这场“揽才大战”的底气,藏在追觅开出的诚意满满的待遇包里。为吸引顶尖人才,追觅给出了平均70万元的年薪,叠加股票期权、最高18万元的人才补贴与15万元的购房补贴,这套组合拳在科技行业校招中极具竞争力。但对清华学子而言,高薪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更让他们心动的,是参与从零到一打造革命性产品的机会。从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跑研发,到小行星探索与采矿技术攻关,这些充满想象力的项目,远比在成熟大厂做“螺丝钉”更能实现职业价值跃升。

追觅的大规模招贤,本质上是其“天地互联”生态布局的必然需求。这家起源于清华“天空工场”的企业,已不再满足于智能清洁领域的成就:8月底官宣造车,首款产品直指超豪华纯电赛道;紧接着进军手机领域,推出号称能拍星云银河的追觅Space;不久后又成立“天文BU”,将触角伸向太空采矿。这种每月拓展一个新业务的扩张速度,需要海量跨领域人才支撑——造车需要汽车学院专才,手机研发离不开电机系精英,太空探索则渴求航院人才,而清华恰好是这些领域的人才大本营。仅汽车板块,追觅已组建近千人团队,计划2027年推出对标布加迪的超跑,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让人才需求愈发迫切。

这场人才布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追觅“技术复利”战略的延续。从为小米代工起步,到2017年成立自主品牌,再到如今构建“人-车-家-太空-宇宙”高端科技生态,追觅的每一步跨越都以技术为基石。截至2025年6月,其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6379件,授权专利3155件,发明专利占比高达45%,在洗地机领域专利申请量稳居行业第一。20万转/分钟的高速数字马达等核心技术,从扫地机“心脏”延伸至汽车电驱系统,这种技术复用能力正是其跨界扩张的核心武器。2025年上半年,追觅营收已超2024年全年,全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在智能清洁领域更是登顶全球线上榜单,产品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稳健的业绩增长为人才投入提供了坚实支撑。

不过,追觅的豪赌仍面临挑战。智能清洁领域有大疆等新玩家入局,跨界的汽车、手机赛道更是强敌环伺。1000名顶尖人才能否快速转化为技术突破与市场竞争力,将直接决定其生态蓝图的实现概率。但无论如何,这场“揽才之战”已清晰传递出信号:当中国科技企业从“技术追随者”转向“规则定义者”,对顶尖人才的争夺,早已成为未来生态话语权的前置博弈。

信息来自新浪微博

 

 

追觅

追觅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全球高端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它起源于清华大学校内规模最大的科技平台“天空工场”。早在2015年,以“天空工场”成员为核心的追觅初创团队,开始从0到1做吸尘器最难、最核心的部分——高速数字马达。2017年成立以来,追觅在智能生活家电领域持续深耕和创新。为了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追觅不断探索和优化智能生活细分场景,推出了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四大品类,并持续拓新。目前,追觅已成为智能生活家电领域多品类立体布局的全球化科技公司,产品覆盖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全球高端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它起源于清华大学校内规模最大的科技平台“天空工场”。早在2015年,以“天空工场”成员为核心的追觅初创团队,开始从0到1做吸尘器最难、最核心的部分——高速数字马达。2017年成立以来,追觅在智能生活家电领域持续深耕和创新。为了满足全球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追觅不断探索和优化智能生活细分场景,推出了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四大品类,并持续拓新。目前,追觅已成为智能生活家电领域多品类立体布局的全球化科技公司,产品覆盖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