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一点,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同屏直播,共同解释英伟达为何要以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以及双方如何通过NVLink技术实现架构无缝互连,融合英伟达在AI与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和英特尔先进的CPU技术与x86生态。两位华裔CEO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深度融合,更是为了深化合作信任。
共同打造AI时代的计算基座
双方此次合作的核心技术纽带是英伟达的NVLink互联技术与英特尔x86架构的深度融合。黄仁勋在直播中强调:“通过与英特尔的合作,英伟达现在可以将x86架构扩展到支持NVLink72。”这一技术突破使x86系统实现了与ARM架构同等的GPU集群扩展能力,而此前x86平台最多仅能支持8路GPU互联。这种架构级的整合意味着AI训练集群的构建成本将大幅降低,同时运算效率显著提升,当x86 CPU与英伟达GPU通过NVLink直接通信时,数据传输带宽较传统PCIe接口提升数倍,这对大规模AI模型训练至关重要。
技术互补性构成了双方相互拓展生态的基础。英特尔在CPU领域数十年积累的x86生态系统,包括指令集架构、软件兼容性和开发者社区,与英伟达在AI加速计算和GPU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彼此契合。根据合作协议,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x86架构CPU,这些处理器将被整合至英伟达AI基础设施平台,形成“英特尔CPU+英伟达AI技术”的强强联合。这种组合不仅能提升AI训练与推理效率,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架构碎片化”问题,为企业客户提供兼具性能与兼容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英特尔在先进制程工艺的进展为合作提供了关键支撑,其18A制程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陈立武在直播中特别提到:“我们在18A、14A制程节点上持续进步,未来会评估是否适合英伟达的代工需求。”暗示双方技术合作可能从产品层面延伸至制造领域。
瞄准五百亿级计算新蓝海
黄仁勋在直播中毫不掩饰对合作市场前景的看好:“我们正在开发革命性的产品,目标是年营收将近500亿美元的市场。”这一估值包含两个核心领域:规模约25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CPU市场,以及年销量1.5亿台的高性能PC市场,两者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通过定制化产品策略,英伟达与英特尔有望在这些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在数据中心领域,双方合作直指云计算与AI基础设施的核心需求。英特尔为英伟达定制的x86 CPU将深度优化与GPU的协同工作能力,特别适合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AI工作负载。当前,全球云服务提供商正面临AI算力扩张与成本控制的双重压力,而“定制CPU+专用GPU”的整合方案能够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黄仁勋透露,这类产品的开发已进行近一年,涉及三个架构团队的紧密协作,预计将占据数据中心CPU市场的相当份额。对于英特尔而言,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其数据中心业务的利润率,更能借助英伟达的AI生态扩大市场覆盖。
个人计算领域方面。根据协议,英特尔将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的x86系统级芯片(SoC),瞄准游戏、创意设计等高性能需求场景。这一产品将填补当前PC市场中“CPU与GPU深度集成”的空白,为AIPC时代提供关键硬件支撑。双方联合开发的SoC产品通过硬件级整合,能够将AI推理延迟降低至毫秒级,同时显著提升能效比,这将重新定义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的产品标准。
战略投资背后的产业博弈
根据英伟达官网消息,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共计将获持2.15亿股,约占英特尔总股本的4.91%。而在交易完成后,英伟达也将超越道富集团(State Street Corporation),成为继美国政府、贝莱德、先锋领航集团之后的英特尔第四大股东。黄仁勋表示:“这项投资的回报将会非常可观,不仅体现在我们自己的业务上,也体现在英特尔的股权价值上。”
对于英特尔而言,这笔投资非常关键。陈立武坦言其首要任务之一是加强英特尔的资产负债表,在公司面临技术追赶和市场竞争双重压力的背景下,英伟达的入股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注入了战略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历史性合作”的影响将远超两家公司本身,传导至计算产业竞争格局,最受影响的就是双“A”。一方面,“英特尔CPU+英伟达GPU”的组合将对AMD的产品线构成直接挑战,尤其在高端PC和数据中心市场;另一方面,这种架构融合可能延缓ARM架构在服务器领域的替代进程。华尔街分析师指出,ARM可能会损失一小部分市场份额,而AMD的潜在损失可能会稍大一些。
作者丨许子皓编辑丨张心怡美编丨马利亚监制丨连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