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英诺赛科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据透露,英诺赛科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4%,毛利率为6.8%,同比增长28.4%,实现毛利转正。
此外,英诺赛科在报告期内新增客户导入693项,新增55家直销客户、1家经销商。值得关注的是,英诺赛科的财报还透露了诸多亮点,表明其在海外市场、业务开拓、产能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快速突破:
氮化镓器件及模组收入大幅增长 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近50%
具体来看,英诺赛科在氮化镓分立器件及氮化镓集成电路、氮化镓晶圆、氮化镓模组业务的营收情况如下:
氮化镓分立器件及氮化镓集成电路: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49.9%,主要由于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工业等领域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更多客户采用氮化镓方案。
氮化镓晶圆: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81亿元,同期下滑22.2%。主要由于为更好地满足客户对系统集成产品的需求,部分晶圆订单转化为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订单。
氮化镓模组: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361亿元,同比增长121.7%,主要由于与客户深化合作,产品持续迭代,获得客户端的广泛使用。
另一方面,英诺赛科海外业务收入为6.37千万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例为11.5%,同比增长57.8%。报告透露,英诺赛科已与欧美多家传统功率芯片大厂、AI数据中心头部厂商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氮化镓芯片方案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进入数据中心、汽车等应用 氮化镓产品实现量产交付
报告期内,英诺赛科在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速导入氮化镓技术,并进入量产应用进程:
数据中心:英诺赛科面向AI及数据中心的销售同比增长180%,基于100V氮化镓的48-12V应用进入量产,并开始规模化交付。作为国内独家进入英伟达 800V 高压直流方案芯片供应商名单,氮化镓被英伟达新一代架构采用。
新能源汽车:英诺赛科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DC-DC、车载OBC等应用的氮化镓芯片产品已成功与多家汽车主机厂商开展合作并已部分量产,车规级芯片交付同比增长128%。
人形机器人:英诺赛科与多家头部机器人合作项目进展迅速,并与头部客户全球首次实现搭载氮化镓芯片的机器人量产出货。其中,150V和100V的功率器件开始广泛应用在机器人的关节电机驱动和内部电源转换及电源管理等模块。
消费电子:英诺赛科产品在快充、手机、笔记本等应用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并与多家家电厂商开展合作,陆续开辟空调、电视、音频系统等应用场景,多款产品在头部客户端开始量产。其中,700V高压氮化镓产品率先在美的抽油烟机中实现量产。
可再生能源:英诺赛科已向全球锂离子电池、光伏和智慧家庭能源管理等新能源企业提供氮化镓芯片产品。
研发投入增长11.5% 多项产品实现导入应用
英诺赛科透露,通过3.0代工艺技术平台以及车规、双向导通和合封IC等新器件平台的升级迭代,他们大幅提升了晶圆的产出效益,单个晶圆芯片的产出量提升30%以上。报告期内,英诺赛科研发成本为1.623亿元,同比增长11.5%,共推出80余款新产品,客户导入693项。此外,他们还实现多项重大技术应用突破:一是高压1200V GaN芯片产品在工业领域实现全球首次大规模量产出货。
二是新一代700V氮化镓器件平台已完成客户导入并开始量产,将助力AI服务器电源、家用电器、工业应用等进一步提升效率及功率密度。
三是低压双向Bidirectional-GaN产品在电池管理系统(BMS)应用领域成功导入大客户,全球首次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低压100V用于机器人关节的产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首次量产出货;低压40V氮化镓在笔记本和充电宝等终端产品中广泛使用,其车规级产品也在汽车智能座舱充电系统中量产。四是氮化镓 IC 产品的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合封技术成熟,收入同比增长近16 倍。
氮化镓产能达1.3万片/月 未来将扩充至每月7万片
截至报告期末,依托苏州、珠海两座现代化的芯片制造工厂,英诺赛科晶圆产能达每月1.3万片。目前的整体生产良率超过95%,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接下来,英诺赛科计划将产能扩充至每月2万片晶圆,持续提升产能利用率和制造良率。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披露,英诺赛科拟将60%的募集资金用于扩大8英寸氮化镓晶圆产能,将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每月1.25万片晶圆增加至未来5年的每月7万片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