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半导体退火工艺:激光退火和炉管退火

08/18 12:25
1140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激光退火和炉管退火是半导体制造中两种常见的退火方法,它们在加热方式、工艺特点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激光退火利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局部瞬时加热,时间尺度非常短,通常在纳秒到微秒之间。

由于加热迅速且集中,激光退火能够使材料表面达到极高温度,同时热影响区非常小,避免了晶圆整体的热应力和翘曲。

激光退火的温度和加热区域可以精确控制,非常适合用于超浅掺杂结的形成、离子注入后激活以及薄膜的快速结晶等工艺,尤其适合先进工艺节点对高精度和低热预算的需求。

但激光退火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且对工艺参数控制要求严格。

相比之下,炉管退火是将整个晶圆放入高温炉中进行整体加热,温度升降较慢,通常需要几十分钟到几小时。

炉管退火能够提供均匀的加热环境,适合扩散退火、氧化后退火以及整体晶格修复等工艺。

由于整个晶圆均匀受热,工艺稳定且设备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但加热时间长,热应力和晶圆翘曲风险较大,且无法实现局部精确控制。

总体来说,激光退火以其快速、局部和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对热预算严格限制的先进制程和局部区域处理,而炉管退火以其均匀、成熟和成本低廉的优势适合传统的整体热处理工艺。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错误和不严谨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相关推荐

登录即可解锁
  • 海量技术文章
  • 设计资源下载
  • 产业链客户资源
  • 写文章/发需求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