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2024年12月国家和各省数据要素相关政策。
表1?2024年12月各省数据要素相关政策列表
省名称 | 政策名称 | 时间 |
山东省 | 《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工作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 | 2024年12月3日 |
甘肃省 | 《甘肃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甘肃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 2024年12月10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2024年12月12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 2024年12月12日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关于推进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 2024年12月12日 |
财政部 | 《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 | 2024年12月19日 |
黑龙江省 | 《黑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 2024年12月19日 |
国家数据局 中央网信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 国务院国资委 | 《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 2024年12月20日 |
辽宁省 | 《辽宁省“数据要素×现代农业”实施方案(2024—2026年)》 | 2024年12月25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2024年12月26日 |
金融监管总局 | 《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2024年12月27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 教育部 财政部 金融监管总局 ? 中国证监会 | 《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24年12月28日 |
国家数据局 | 《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 | 2024年12月30日 |
内蒙古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 2024年12月30日 |
上海市 | 《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 2024年12月30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 2024年12月31日 |
甘肃省 | 《甘肃省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 | 2024年12月31日 |
内蒙古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流通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 2024年12月31日 |
(1)《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工作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稿)
共分7章、25条,主要包括总则、工作体系、数据开放与审核、数据获取与审核、数据利用、监督保障和附则。
链接:
http://bdb.shandong.gov.cn/art/2024/12/3/art_187953_10331659.html
(2)《甘肃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和《甘肃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规范我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和授权运营工作,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数据局)研究起草了《甘肃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甘肃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链接:
https://www.gansu.gov.cn/gsszf/c100002/c100010/202412/174037322.shtml
(3)《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抓手,“点线面”结合推进数字化改造,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和深度赋能,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着力提升供给质效和服务保障水平,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试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初步构建起部省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重点场景供需适配、公共服务保障有力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一共有七大任务,分为五个板块,一是加强政府引导,以“百城”试点为核心抓手,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分批支持100个左右城市、4万多家中小企业深度改造。面向基础较好的工业大县大范围复制推广试点城市工作经验和成果,纵深推动工业大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坚持企业主体,发挥企业主动性、创造性,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施重点场景改造,面向小微企业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三是深化链群融通,推广龙头企业牵引的供应链“链式”转型、平台企业驱动的产业链“链式”转型和以集群、园区为单位的“面状”转型,支持统一数据标准,开放数据接口,打造数字底座,加强资源共享,强化业务协同,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四是强化数智赋能,发布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加强应用推广,强化应用基础,建设一批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重点行业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提升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利用能力,加强中小企业数据资源供给与价值开发,加强专业普惠的数据服务供给,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和入表,深度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要素价值。五是优化供给服务,供需适配发展“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增强产品易用性及开发便捷性,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质效。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载体,增强中小企业数据与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高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水平。
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2542.htm
(4)《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推进数据和技术赋能交通运输发展。依托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布局,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推动区域间、部门间、部省间综合交通运输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深化数据资源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完善各种运输方式数据采集、交换、加工、共享等标准规范,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编制行业重要数据目录。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交通运输系统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和风险评估。完善交通运输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链接:
https://www.gov.cn/gongbao/2025/issue_11786/202501/content_6997038.html
(5)《关于推进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大力推进政府公报数字化转型,2025年6月底前,优化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专栏,完善政府公报数据库,推进政府公报与融媒体对接融合,进一步拓宽政府公报公开渠道,便利企业群众通过权威渠道及时、全面、准确获取政策信息,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数字政府。
链接:
http://dsjfzj.gxzf.gov.cn/hdjl/yjzj/opinionDetail.shtml?opinionid=9398
(6)《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
选择有关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地方财政部门(以下统称试点单位),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点环节,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规范数据资产管理流程,形成数据资产管理全过程工作指引,打造数据资产应用标杆和典型案例,为后续完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积累经验。
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4953.htm
(7)《黑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条例主要对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作出具体规定:一是服务国家战略,强调创新发展任务。要求各级政府科学系统谋划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二是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形态,突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培育数据市场,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三是发展壮大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技术应用服务业,做大数智产业规模。打造数字产品制造产业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市场规模,促进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四是应用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发展现代化农业,推动服务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五是构建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以及智慧社区、数字乡村等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六是推动保障落地见效,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机制和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有关创新发展、人才振兴等政策措施。
链接:
https://www.hlj.gov.cn/hlj/c107856/202412/c00_31794470.shtml
(8)《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关键,以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分类推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企业竞争力,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提升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4570.htm
(9)《辽宁省“数据要素×现代农业”实施方案(2024—2026年)》
到2026年,全省涉农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广度与深度大幅拓展。智慧农业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成套智能装备等领域瓶颈加快突破,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初步形成,探索一批智慧农(牧、渔)场技术模式。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并趋于完善,农业农村上下协同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打造1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涉农数据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并趋于成熟,数据交易得以有序、有效开展,培育出一批创新能力卓越、成长性良好的涉农数据商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
链接:
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12/t20241225_8701521.htm
(10)《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促进数据开发利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着力培育数据标注新业态,布局数字科技新赛道,构建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发展数据标注产业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系统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开放协作和安全发展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强化需求牵引和创新驱动,加快生态培育。到2027年,数据标注产业专业化、智能化及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大幅跃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型数据标注企业,打造一批产学研用联动的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的数据标注基地,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标注产业生态,构建创新要素聚集、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1/content_6998194.htm
(11)《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从数据安全治理、分类分级管理、数据资产地图构建、风险监测处置到个人信息保护等多个维度提出严格要求,强调“谁管业务、谁管业务数据、谁管数据安全”,以及“三级两类”数据分级保护的核心思路,要求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信托公司、理财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机构建立全流程、全链路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各环节的可追溯与合规。
链接:
https://www.gov.cn/gongbao/2025/issue_11906/202503/content_7011160.html
(12)《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统筹发展和安全,面向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激励政策、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竞争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健全产业生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数据企业成长,为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数据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数据技术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数据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催生一批数智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据企业,数据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聚集和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数据技术和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数据采集。推动基于?5G、物联网等技术的数据实时采集方式创新,支持高精度数据采集、合规采集、自动识别采集等采集技术创新,提升数据采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数据存储。加快发展高带宽、高容量、高性能存储器,推动湖仓池一体、数据编织、数据压缩等技术创新。支持面向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使用需求,提供全栈数据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
数据治理。推动数据清洗、质量检测、数据加工、数据标注、数据集成等技术和业态发展,创新数据开发治理一体化模式,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数据处理、数据标注、模型构建、预测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数据分析。大力发展云计算、边缘计算,推进商业智能、数据引擎、数据融合、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支持机器学习、预训练大模型、深度合成服务算法等迭代创新。加速向量数据库、多模态数据分析等实时检索分析技术突破。
数据交易。发展数据流通交易市场,培育数据经纪、数据托管等新业态,提高第三方服务机构专业服务能力。
数据应用。深化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数据应用,培育“数据即服务”等数据智能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支持大模型应用创新发展。大力支持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数据安全。支持数据加密、防勒索、容灾备份、数据冗余等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加强量子加密、多因子身份认证、端到端加密、零信任安全等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隐私计算、匿名化等数据可信流通技术,发展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数据合规检测、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服务业态。
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5430.htm
(13)《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
1.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在不同视角下被称为原始数据、衍生数据、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和服务、数据资产、数据要素等。
2.原始数据,是指初次产生或源头收集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数据。
3.数据资源,是指具有价值创造潜力的数据的总称,通常指以电子化形式记录和保存、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合。
4.数据要素,是指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数据资源。
5.数据产品和服务,是指基于数据加工形成的,可满足特定需求的数据加工品和数据服务。
6.数据资产,是指特定主体合法拥有或者控制的,能进行货币计量的,且能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的数据资源。
7.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安全和高效的数据流通环境,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8.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9.数据处理者,是指在数据处理活动中自主决定处理目的和处理方式的个人或者组织。
10.受托数据处理者,是指接受他人委托处理数据的个人或者组织。
11.数据流通,是指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流动的过程,包括数据开放、共享、交易、交换等。
12.数据交易,是指数据供方和需方之间进行的,以特定形态数据为标的,以货币或者其他等价物作为对价的交易行为。
13.数据治理,是指提升数据的质量、安全、合规性,推动数据有效利用的过程,包含组织数据治理、行业数据治理、社会数据治理等。
14.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15.公共数据,是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16.数字产业化,是指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向数字产品、数字服务转化,数据向资源、要素转化,形成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
17.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采集融合数据、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提升业务运行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进而重构思维认知,整体性重塑组织管理模式,系统性变革生产运营流程,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
18.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围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通过协同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和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和国际合作水平,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阶段。
19.数字消费,是指数字技术、应用支撑形成的消费活动和消费方式,既包括对数智化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包括消费内容、消费渠道、消费环境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还包括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新模式。
20.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推动全产业链数据融通,赋能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生产方式等重组变革,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产业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
21.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指城市以全面深化数据融通和开发利用为主线,综合利用数字技术和制度创新工具,实现技术架构重塑、城市管理流程变革和产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全领域增效、支撑能力全方位增强、转型生态全过程优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22.“东数西算”工程,是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计算和处理,对数据中心在布局、网络、电力、能耗、算力、数据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的重大工程,比如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等业务场景,可以通过“东数西算”的方式让东部业务向西部风光水电丰富的区域迁移,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加快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3.高速数据网,是指面向数据流通利用场景,依托网络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技术,提供弹性带宽、安全可靠、传输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24.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载体,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资源高比例、大规模一体化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2.0版本,具有集约化、一体化、协同化、价值化四个典型特征。
25.元数据,是定义和描述特定数据的数据,它提供了关于数据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的信息,有助于组织、查找、理解、管理数据。
26.结构化数据,是指一种数据表示形式,按此种形式,由数据元素汇集而成的每个记录的结构都是一致的,并且可以使用关系模型予以有效描述。
27.半结构化数据,是指不符合关系型数据库或其他数据表的形式关联起来的数据模型结构,但包含相关标记,用来分隔语义元素以及对记录和字段进行分层的一种数据化结构形式。
28.非结构化数据,是指不具有预定义模型或未以预定义方式组织的数据。
29.数据分析,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研究、推理和概括总结,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规律、形成结论的过程。
30.数据挖掘,是数据分析的一种手段,是通过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技术,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或者价值的过程。
31.数据可视化,是指通过统计图表、图形、地图等图形化手段,将数据中包含的有用信息清晰有效地传达出来,以便于数据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32.数据仓库,是指在数据准备之后用于永久性存储数据的数据库。
33.数据湖,是指一种高度可扩展的数据存储架构,它专门用于存储大量原始数据和衍生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各种来源并以不同的格式存在,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34.湖仓一体,是指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存储架构,打通了数据仓库和数据湖,将数据仓库的高性能及管理能力与数据湖的灵活性融合起来,底层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并存,能实现数据间的相互共享,上层可以通过统一封装的接口进行访问,可同时支持实时查询和分析。
35.隐私保护计算,是指在保证数据提供方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一类信息技术,保障数据在产生、存储、计算、应用、销毁等数据流转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可用不可见”。隐私保护计算的常用技术方案有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密态计算等。常用的底层技术有混淆电路、不经意传输、秘密分享、同态加密等。
36.安全多方计算,是指在一个分布式网络中,多个参与实体各自持有秘密数据,各方希望以这些数据为输入共同完成对某函数的计算,而要求每个参与实体除计算结果、预期可公开的信息外均不能得到其他参与实体的任何输入信息。主要研究针对无可信第三方情况下,安全地进行多方协同的计算问题。
37.联邦学习,是指一种多个参与方在保证各自原始私有数据不出数据方定义的可信域的前提下,以保护隐私数据的方式交换中间计算结果,从而协作完成某项机器学习任务的模式。
38.可信执行环境,是指基于硬件级隔离及安全启动机制,为确保安全敏感应用相关数据和代码的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目标构建的一种软件运行环境。
39.密态计算,是指通过综合利用密码学、可信硬件和系统安全相关技术,实现计算过程数据可用不可见,计算结果能够保持密态化,以支持构建复杂组合计算,实现计算全链路保障,防止数据泄漏和滥用。
40.区块链,是分布式网络、加密技术、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集成的新型数据库软件,具有多中心化、共识可信、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主要用于解决数据流通过程中的信任和安全问题。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g4MjA2Mw==&mid=2686026926&idx=2&sn=21aa0bf0e72004eebb1ecb2562880b70&chksm=b4625effb08d9ccfe001ab91264b06e267891d2471c789431e2fac19c6080517017dd1e7a145&scene=27
(14)《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为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合规高效开发利用,构建全区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工作,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数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链接:
https://zsj.nmg.gov.cn/xwzx/tzgg/202501/t20250108_2649716.html
(15)《上海市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推动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改革、开放、创新,打造深度链接全球的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和服务贸易全球枢纽节点,力争到2029年,全市服务进出口规模达到2600亿美元,数字交付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3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的比重达到50%左右,制定本实施方案。
链接:
https://www.shanghai.gov.cn/202503bgtwj/20250220/076adaec347d452fab63238d51d6f0c6.html
(16)《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和先进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在数据流通利用方面,建成支持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保障数据安全自由流动的流通利用设施,形成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公共服务体系。在算力底座方面,构建多元异构、高效调度、智能随需、绿色安全的高质量算力供给体系。在网络支撑方面,构建泛在灵活接入、高速可靠传输、动态弹性调度的数据高速传输网络。在安全方面,构建整体、动态、内生的安全防护体系。在应用方面,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赋能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总体实现“汇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慧见数字未来”的美好愿景。
当前,我国数据基础设施处于起步建设阶段,围绕流通利用业务场景,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探索形成多种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和解决路径,并在不断迭代发展。在推动技术设施化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重作用,坚持自上而下布局、自下而上探索双向协同,鼓励大胆创新,支持先行先试,加快技术收敛,推动技术规模化部署、系统化应用,为构建高速互联、高效调度、开放普惠、安全可靠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奠定坚实基础。
2024—2026?年,利用?2—3?年左右时间,围绕重要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试点试验,支持部分地方、行业、领域先行先试,丰富解决方案供给。制定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的标准规范,夯实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技术基础。完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顶层设计,明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实践路径。
2027—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数算相关设施充分融合,基本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规模化数据可信流通利用格局,实现全国大中型城市基本覆盖。
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初步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流通利用体系,协同构筑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良好生态,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1/content_6996487.htm
(17)《甘肃省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实施方案》
2025年,全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授权运营平台基本建成,资源供给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数据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取得初步成效,培育形成一批生态引领型数据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据要素作用初步显现。到2030年,全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规则更加成熟,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全面建成,数据供给规模进一步扩大,数据流通使用合规高效,公共数据在赋能实体经济、扩大消费需求、拓展投资空间、提升治理能力中的要素作用充分发挥。
链接:
https://zwfw.gansu.gov.cn/tanchang/zczx/zwgg/art/2025/art_d5e69eb7d5fa4a6d9cbc62952a168949.html
(18)《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流通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数据流通交易及保障安全,《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流通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特别制订。本办法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数据流通交易活动及其监管工作。数据流通交易应遵循安全、创新、公平、自律、高效和权责一致的原则。
链接:
https://zsj.nmg.gov.cn/xwzx/tzgg/202501/t20250107_264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