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地平线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能否成为智能驾驶的「安卓」?

04/22 09:45
407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作者?|?孙雅楠,编辑?|?苏鹏

4月18日,地平线在上海滴水湖召开产品发布会,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Horizon SuperDrive,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作为一家成立已满十年的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地平线首次将“人人爱用的智驾产品”作为新愿景提出。

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线,一开始就选择了与主流不同的路径。彼时业界热衷于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算法创意,地平线却坚持从“边缘”切入,用软件+硬件的方式,为未来的机器人智能汽车打造计算平台。这条技术路线十年间几经验证,也数次被质疑,但从今天的成果看,他们确实走通了。

发布会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正式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HSD基于征程6P芯片,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强调软硬一体的全栈开发能力。

更特别的是,HSD引入了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实现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试图从源头解决辅助驾驶量产落地中最棘手的兼容性难题。

十年技术积累,终究转化为了一款产品的落地,也为地平线打开了进入主机厂智驾主线布局的关键窗口。

HSD:“软硬结合”的成果

不同于传统只做芯片或算法的公司,地平线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软硬结合”的战略方向。

余凯引用计算机科学家Alan Kay的名言:“你要真正认真对待你的软件,你就要真正做你的硬件”。

在他看来,只有让软件与硬件共同演进,才能真正实现复杂任务(如城区驾驶)所需的实时性能与安全性。

地平线即将十周年之际,HSD便是“软硬结合”理念的集大成者。

HSD(Horizon SuperDrive,即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这意味着从输入到输出,中间的处理链路尽可能精简,减少延迟与误差累积,避免传统“感知—决策—控制”分段式架构中常见的模块失配问题。

相比传统方式,地平线的端到端模型更能借助大规模数据训练,实现类人的综合驾驶决策,HSD可具备环境理解、多模态轨迹生成与个性化决策能力,提升辅助驾驶系统自适应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让HSD更“聪明”,地平线还引入端到端强化学习,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世界及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让模型自我学习和探索,学习开车的底层逻辑。

基于此,HSD不仅更像人“整体判断”,也更容易迭代优化。这一架构也为未来迈向L3甚至L4级自动驾驶打下基础。

HSD的模型能力并非依赖“堆料式硬件”,而是因为搭载地平线最新的计算方案征程6P。

征程6P是旗舰机大算力高达560T算力高性能的智能驾驶芯片,集成BPU、CPU、GPU、MCU等计算资源,具备业内最优的Transformer支持效率,可支撑各种城区辅助驾驶方案与迭代升级,例如端到端、端到端VLA、VLM、世界模型等方案落地,单颗即可支持城区辅助驾驶的全栈计算任务。

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征程6P将开放体验,并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驾技术逐渐成为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但近期频出的智驾驾驶事故,警钟长鸣,用户和车企间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为了让用户信任智驾,余凯提到了四大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安心度,有防御性的驾驶策略,让用户觉得车是可以相信的。第二个的话是专业度,作为车的本身是不是高效舒适的通行。第三是亲密度,人跟车之间亲密关系。有一个扣分项,这个扣分项是夸大度,在车型宣传方面要实事求是,行胜于言,不要有偏差。

尽管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地平线选择在实际场景中用“拟人化”的驾驶技术说话。

针对上班通勤的场景,地平线在五角场的环岛开展实验,发布会现场的视频显示,HSD能做到前面有车就主动持续换道绕过前面的车,还会继续换道有空道会折回来插进来。这样进出不断的博弈,在复杂场景下面保持安全,同时又有通勤的效率。

此次HSD发布的另一个创新点则是Horizon Cell“弹夹系统”。

传统车载计算平台面临“硬件生命周期长、软件快速演进”的矛盾,而弹夹系统通过“硬件可插拔、软件可重构”的方式,实现“软硬件皆可升级”,兼顾前装一体化与后期OTA能力。

基于弹夹系统,地平线推出HSD 300/HSD 600/HSD 1200三个版本,提供从普惠级、高性和全场景的解决方案,让车企根据车型定位按需部署,同时保障软件升级的可持续性。

图片来源:地平线官方

市占率33.97%:地平线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

在全程两个半小时的发布会中,余凯用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阐述了地平线的理念基石。除了“软硬结合”的研发理念,余凯介绍了地平线更多“独特之处”。

如今,大多车企还在用人类司机的驾驶数据“喂”大模型,形成驾驶思路。而余凯则提出一大“暴论”:AI时代,人类的行为数据没有价值。

在过去从事智能驾驶的经验中,地平线得出的结论是99%的人类司机的驾驶行为是不值得学习的。

因为人类司机开得不够好,人类司机刹车刹重、拐弯不够优雅,并且大多司机仍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好。

地平线对于智驾的追求不是和人类司机开得一样安全、舒适,而是要远超人类司机。用余凯的话说,“智能驾驶的目标其实不是洞见人间烟火,而是逼近驾驶之神”。

想做到“驾驶之神”,显然目前的L2还不够,但更高阶的智驾技术则需要更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足够好的L2是一切更高阶智驾的前提。

借用余凯喜欢的查理芒格的名言——“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余凯认为,目前部分车企对于L3定义的边界不够清晰,这直接导致用户摸不着头脑——到底什么场景可以使用L3?

余凯对于L3的思考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一个清晰有限ODD边界L4的能力,加上L2全场景的辅助驾驶。

在被称为“智驾普及元年”的2025,端到端,BEV,Transformer,VLA些技术名词比比皆是,“技术平权”已经成为发布会上滥用的话术。余凯却认为,先进技术的进步有可能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红利,反而有可能是给你带来某些陷阱,叫“技术平权”的陷阱。

例如说,鸡兔同笼在小学低年级算是奥数题,而在初中则是人人都会的应用题;再比如说曾经能做好语音识别的人屈指可数,而如今二三十人的团队能达到和顶尖团队同样的水平——技术平权代表企业间陷入同质化竞争,则代表着再先进的技术也不能成为“企业护城河”。

所以地平线选择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从算法到芯片,从芯片到算法,再从算法和芯片到车规,长期而独特的经验积累、研发文化、清晰流程,最终让地平线市占率高达33.97%,可以说“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地平线”。

发布会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为地平线站台,感叹“过去20年吃了‘发动机’的饭,下一个20年要吃‘智能化’的饭,或者说要吃余凯的饭”。

同时,尹同跃官宣地平线HSD将作为奇瑞“猎鹰”的一款先进方案,与征程6P计算方案一同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并于2025年9月正式量产。

据悉,地平线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已获超20家车企及品牌的平台化定点,地平线征程6系列将赋能超100款不同厂商中高阶智驾车型上市,征程家族累积出货量也将在2025年正式跨越1000万量产大关。

地平线

地平线

地平线是市场领先的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的解决方案整合了领先的算法、专用的软件和先进的处理硬件,为基础辅助驾驶和全场景辅助驾驶提供核心技术,从而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和体验感。依托已大规模部署的前装量产解决方案,地平线成为了智能汽车转型及商业化的关键推动者。

地平线是市场领先的乘用车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的解决方案整合了领先的算法、专用的软件和先进的处理硬件,为基础辅助驾驶和全场景辅助驾驶提供核心技术,从而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和体验感。依托已大规模部署的前装量产解决方案,地平线成为了智能汽车转型及商业化的关键推动者。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