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结构与接口差异
BIDI模块:单工LC接口, 仅1个光纤端口,通过波分复用(WDM)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发射与接收使用 不同中心波长(如1270nm/1330nm或1490nm/1550nm)。
双纤模块:双工LC接口, 2个光纤端口(TX发射端与RX接收端),需两根光纤分别进行单向传输,两端波长相同(如1310nm/1310nm) 。
2.?传输原理与技术特性
BIDI模块
采用WDM技术,通过耦合器分离不同波长信号,实现一根光纤双向传输 。
必须成对使用:A端发射波长1270nm/接收1330nm,B端则相反(如1270/1330nm配对)。
双纤模块
传统光模块设计,两根光纤独立传输(一发一收),无需波长配对。
3.?应用场景与成本对比
维度 BIDI模块 双纤模块
光纤资源占用 节省50%光纤,适合光纤资源紧张的长距离场景 需双倍光纤,适合短距、光纤充足场景
部署复杂度 需严格配对波长,维护难度较高 即插即用,无需配对
成本 模块单价较高(因WDM器件),但总布线成本低 模块成本低,但光纤消耗量大
4.?典型应用案例
BIDI模块:
骨干网/城域网:如80km单模传输场景(如10G SFP+ ZR工业级模块)。
双纤模块:
数据中心内部互联:如10G SFP+ SR(300米多模)或LR(10公里单模)。
企业局域网:短距离、高密度端口需求场景。
5.?选型建议
优先BIDI模块:
光纤资源有限且传输距离>10km(如城域网、5G基站)。
需要减少光纤管理复杂度(如边缘计算节点)。
优先双纤模块:
短距离(<10km)、低成本需求场景(如数据中心机柜内连接)。
维护人员技术能力有限,需简化部署。
总结
两者核心差异在于光纤利用率与传输机制:BIDI模块以技术复杂性换取光纤资源节省,双纤模块以简单结构实现低成本部署。选型需权衡光纤成本、传输距离及运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