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AI芯片】炬芯科技—国产端侧AI芯片潜力黑马

08/12 09:40
2542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湾芯展推荐】本文涉及企业:炬芯科技

国产端侧AI芯片黑马市场表现指数

端侧AI也被业内称之为终端AI或者设备端AI,定义为终端设备本地端(非联网)运行AI算法或者模型的技术,与近几年火热的大模型不同,端侧AI更注重本地实时计算和推理,拥有超低延迟和本地化的“离线”AI功能。端侧AI拥有定制化、低成本、高隐私性等诸多优点,并且其终端应用也十分多样,从手机、电视、电脑到耳机、智能穿戴、虚拟现实等泛娱乐设备。

目前市场AI?PC和AI手机是端侧AI的主要应用场景,2023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约为5100万部,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约为5%,2024年全年AI手机出货量达到2.34亿部,同比暴增3.6倍,业内预计明年有望继续增长73.1%,2028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将达9.12亿部,预计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成长率为78.4%。一部AI手机可能包含数个端侧AI的SoC芯片:例如CPU、GPU、NPU、音频SoC、图像SoC等。对于国产端侧AI芯片厂商来说,目前细分领域还是一片蓝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国产端侧AI芯片黑马炬芯科技(688049.SH)近期披露了其2025年Q1和Q2的财报数据,根据半年报显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44,9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 比,将增加?16,850.40?万元,同比增长?60.07%;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100.00?万元, 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5,006.00?万元,同比增长?122.28%。纵观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上半年业绩,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25.34%?,净利润达?1.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83%。当年研发投入?2.15?亿元,同比增长?30%,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达?33%,研发人员数量为?266?人,占总人数的?73%。

财报指出业绩增长得益于?AI?技术驱动下产品与客户销售结构优化。上半年,炬芯科技加大研发投入,费用约?1.23?亿元,同比增长?22.72%。基于第一代存内计算技术的端侧?AI?音频芯片成功导入多家头部品牌立项,低延时私有无线音频领域客户终端产品率先量产,带动新品快速起量;端侧?AI?处理器芯片在头部音频品牌高端音箱等产品销售收入数倍增长;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产品市场需求增加促使销售额攀升;蓝牙音箱?SoC?芯片系列在头部音频品牌渗透率上升,成长潜力进一步释放 。

2025年Q1财务数据(数据来源:公开财务报告)

炬芯科技财务数据(数据来源:公开财务报告)

随着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的持续放量和端侧AI芯片的商业化落地,炬芯科技进一步聚焦于低功耗、高算力的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2,300.00万元,同比增长22.72%,其中第二季度研发投入超7,000万元,同比、环比均显著增长。

炬芯科技端侧AI芯片介绍

国产端侧AI芯片黑马炬芯科技也不断推陈出新,从音频SoC芯片站稳脚跟,近年来不断推出端侧?AI?处理器芯片ATS286x、ATS323x和ATS362x系列,从高端音频芯片入手,整合低功耗?AI?加速引擎,逐步全面升级为?CPU、?DSP?加?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三核异构?AI?计算架构,以打造低功耗端侧?AI?算力。专精将射频通信电源管理、模数混合音频、CPU、DSP?以及存储单元等模块高集成于一颗单芯片?SoC?上。

同时其自主研发的基于模数混合设计的电路实现存内计算Computing-in-Memory(简称CIM)技术,在SRAM介质内用客制化的模拟设计实现数字计算电路,既实现了真正的CIM,又保证了计算精度和量产一致性。针对超低功耗的AIoT炬芯科技推出全新的第一代基于模数混合电路实现的SRAM based CIM(Mixed-mode SRAM based CIM,简称MMSCIM)在500MHz时实现了0.1TOPS的算力,并且达成了6.4TOPS/W的能效比,并且针对稀疏矩阵进行了独特优化,在端侧AI场景稀疏矩阵(一定比例的矩阵参数为零)较多时,其能效比将进一步提升。

炬芯科技迄今为止发布的三款端侧AI音频芯片均采用CPU(ARM)+ DSP(HiFi5)+ NPU(MMSCIM)三核异构的设计架构,炬芯的研发人员将MMSCIM和先进的HiFi5 DSP融合设计形成了炬芯科技“Actions Intelligence NPU(AI-NPU)”架构,并通过协同计算,形成一个既高弹性又高能效比的NPU架构。在这种AI-NPU架构中MMSCIM支持基础性通用AI算子,提供低功耗大算力。同时,由于AI新模型新算子的不断涌现,MMSCIM没覆盖的新兴特殊算子则由HiFi5 DSP来予以补充。

炬芯科技产品介绍(图源:炬芯科技)

炬芯科技还在2024年底向业界公开了其全新的MMSCIM技术路线规划,GEN1的单核100GOPS芯片采用22nm制程2024年已经落地量产,其INT8的能效比高达6.4TOPS/W;2025计划迭代升级GEN2?MMSCIM芯片,同样采用22nm制程,原生支持Transformer模型,单核算力翻三倍达到300GOPS,能效比进一步提升至7.8TOPS/W;到?2026?年,计划推出12?nm制程的第三代(GEN3)MMSCIM,GEN3 MMSCIM每个核拥有1TOPS的高算力,支持Transformer的同时能效比进一步提升至15.6TOPS/W@INT8


炬芯科技技术路线图(图源:炬芯科技)

据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已启动第二代存内计算(CIM)技术的相关IP研发,目标是将NPU单核算力和能效比大幅提升,并直接支持Transformer模型,为未来AI芯片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炬芯核心技术

技术亮点:炬芯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AIoT?芯片设计厂商,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 设计及销售,专注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公司深耕以高性能音频ADC/DAC、语音前处理、音频编解码、音频后处理为核心的高音质音频全信号链技术;以及以蓝牙射频、基带和协议栈技术为核心的低延迟无线连接技术。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 从高端音频芯片入手,整合低功耗?AI?加速引擎,逐步全面升级为?CPU、?DSP?加?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三核异构?AI?计算架构,以打造低功耗端侧?AI?算力。专精将射频通信、电源管理、模数混合音频、CPU、DSP?以及存储单元等模块高集成于一颗单芯片?SoC?上。公司积累了较完备、较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融合软件开发包和核心算法提升?SoC?的价值,帮助客户降低基于芯片开发量产的门槛,让终端产品可以快速推向市场。

企业简介: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珠海,在深圳、合肥、上海、成都、香港等地均设有分部。子公司合肥炬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炬芯智能,于2016年12月成立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开发区。炬芯智能重点面向华东、华北和外销市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SoC?产品,为无线音频、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多媒体、智能家居等相关产品领域提供专业芯片及其完整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方便二次开发的开源平台。

应用场景: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SoC?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SoC?芯片系列、 端侧?AI?处理器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蓝牙音箱、 无线家庭影院、 智能手表无线麦克风、 无线收发?dongle、蓝牙耳机无线电竞耳机、 蓝牙语音遥控器及低功耗端侧?AI?处理器等领域。

*参考资料:

炬芯科技官网

炬芯科技财务报告

端侧AI芯片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炬芯科技

炬芯科技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珠海,在深圳、合肥、上海、香港等地均设有分部。炬芯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系统级芯片设计厂商,专注于中高端智能音频SoC的研发、设计及销售,致力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智能物联网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公司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SoC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SoC芯片系列、智能语音交互SoC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蓝牙语音遥控器、蓝牙收发一体器、智能教育、智能办公等领域。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珠海,在深圳、合肥、上海、香港等地均设有分部。炬芯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系统级芯片设计厂商,专注于中高端智能音频SoC的研发、设计及销售,致力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智能物联网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公司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SoC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SoC芯片系列、智能语音交互SoC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蓝牙音箱、蓝牙耳机、蓝牙语音遥控器、蓝牙收发一体器、智能教育、智能办公等领域。收起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