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关推荐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重温功率IC设计的经典书籍

05/12 12:55
912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这是一本经典老书(2016年版的),讲的是关于功率IC。《Chen, Ke-Horng - Pow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Wiley 》

Part.01集成电路电源管理导论

核心知识点:

1. 摩尔定律的局限性

? 晶体管尺寸缩小至28纳米后遇到物理极限,需引入应变硅、HK/MG等技术提升性能。

? 扩展:FD-SOI和FinFET技术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通过3D结构减少漏电。

2. MOSFET结构与工艺演进

? 低电压MOSFET(LVT)与高压MOSFET(HVMOS)的对比:

? LVT:小尺寸、高速度,适合低电压场景(如28nm工艺核心电路)。

? HVMOS:对称/非对称结构,耐高压(VDS/VGS可达数十伏),用于电源开关驱动电路

? 扩展:LDMOS射频功率放大器中广泛应用,因其高击穿电压和低导通电阻

3. 漏电功耗与解决方案

? 主要漏电源:亚阈值电流(Sub-Vth)、栅极隧穿(Gate Leakage)、GIDL效应。

? 设计技巧:多阈值电压(Multi-Vth)设计,低功耗模式关闭非关键模块电源。

Part.02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设计

核心知识点:

1. LDO架构类型

? 模拟LDO:主极点补偿(需大输出电容) vs. C-free结构(米勒补偿,无外置电容)。

? 数字LDO:数字比较器控制开关阵列,响应快但纹波较大,适合纳米级工艺集成。

2. 稳定性补偿技术

? 主极点补偿:输出电容(COUT)设主极点,需ESR生成零点抵消非主极点。

? C-free结构:米勒电容分裂极点,通过缓冲级(Buffer)提升驱动能力。

? 扩展案例:TI的TPS7A85使用C-free结构,仅需10nF片内电容实现1A输出。

3. 动态电压调节(DVS)技术

? ADVS(模拟DVS):根据负载动态调整功率管压差,提升轻载效率。

? 数字DVS:结合数字控制环路,实现纳秒级电压切换(如手机CPU供电)。

Part.03开关电源调节器设计

核心知识点:

1. 控制模式对比

? 电压模式(VM):简单易补偿,但瞬态响应慢。

? 电流模式(CM):内环电流反馈,抗输入扰动强,需斜坡补偿防止次谐波振荡。

? 扩展:峰值电流模式在Buck/Boost转换器中广泛应用(如LM5116)。

2. 小信号建模

? 状态空间平均法推导传递函数,确定补偿网络(Type II/III补偿器)。

? 设计公式:交叉频率设为开关频率的1/10,相位裕度>45°。

Part.04纹波控制技术(上)

核心知识点:

1. 纹波控制拓扑

? 滞环控制:无需时钟,响应快但频率波动大(如TPS62390)。

? 固定导通时间(COT):利用输出电容ESR纹波生成PWM,适合低ESR陶瓷电容

? 扩展案例:ADP2384使用COT控制,MLCC下效率达95%。

2. 稳定性分析

? 纹波斜率与补偿斜坡匹配,避免次谐波振荡。

? ESR选择公式:RESR ≥ (VIN - VOUT)/(2·ΔIL·fSW)。

Part.05纹波控制技术(下)

核心知识点:

1. 频率抖动抑制EMI

? 扩频调制(Spread Spectrum)分散谐波能量,如LTC3855的±10%频率调制。

? 优化技巧: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如TPS548A20),维持伪恒定频率。

2. V?结构增强调节

? 直接采样输出电压纹波,提升瞬态响应(如IR3899)。

? 应用场景:FPGA供电需快速负载跳变(0-30A/μs)。

Part.06单电感多输出(SIMO)转换器

核心知识点:

1. 交叉调节问题

? 能量分配冲突导致输出电压耦合,需时间复用或占空比控制。

? 解决方案:堆叠式(Stacked)拓扑(如MAX77650),独立调节各输出。

2. 动态能量分配

? 轻载时跳过无效周期,重载启用CCM模式(如Dialog DA913X系列)。

? 扩展:智能手机PMIC集成SIMO,单电感支持CPU/内存/显示屏多电压域。

Part.07开关式电池充电器

核心知识点:

1. 充电状态管理

? 涓流/恒流/恒压三阶段控制,防止过充(如BQ24195)。

? 扩展:USB PD协议支持动态调整充电电压(5-20V)。

2. 内阻(BIR)检测

? 脉冲负载法实时测量电池内阻,优化充电效率(如TI Impedance Track技术)。

Part.08能量收集系统

核心知识点:

1. 能源类型与转换电路

? 光伏:MPPT算法跟踪最大功率点(如LTC3105)。

? 振动能量:压电材料匹配阻抗(如ADP5091)。

? 射频能量:整流天线(Rectenna)设计,效率可达40%(如Powercast方案)。

2. 超低功耗设计

? 冷启动电路(<1μW),支持能量缓冲(如MAX17710)。

? 应用案例:无线传感器节点(TI eZ430-RF2500)使用太阳能+超级电容供电。

Part.09总结与趋势

? 工艺挑战:3nm以下工艺需GAAFET结构,电源管理IC转向3D封装(如TSMC的InFO)。

? 智能化趋势:AI驱动的动态电源管理(如NVIDIA GPU的DVFS),实时优化能效比。

? 集成化方案:SoC内置PMIC(如Apple M1 Ultra),减少外围元件数量。

相关推荐